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4的文章

日常向美感輕微蔓延:鄭弘敬的攝影

文 / 汪正翔 攝影者面對的世界是一團混亂,但是透過選擇視角、邊框,調整曝光時間、決定對焦的平面,將世界簡化並且給予結構。 史蒂芬‧蕭爾 Stephen Shore 在追求攝影本質的道路上,有兩個地方看起來就像是終點:一個是形式,一個是隨機。當我們走到這裡,我們有一剎那會告訴自己,就是這裡。雖然之後我們又會繼續走下去。弘敬的攝影讓我想到這兩部分。譬如他的攝影裡面很多線條。另外他的作品也沒有很確切的題材,就像是在路邊隨拍的一樣。也讓人聯想到日本眾多「私攝影」的作品。 但是弘敬並沒有處理一些私密的處境或是關係,他的照片僅僅是拍攝引起他個人視覺興趣的意像,這些意像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徵。照片中總會有一個東西橫亙在眼前,譬如筆畫、斑馬線、樓梯或是樹葉。因為這樣的姿態,看的人心境會得到某種舒展。我們可以與姚瑞中的《小幻影》相比較(據說弘敬非常肚爛他先做了這樣的嘗試),他們都是拍攝一些日常之物的特寫,但是姚瑞中鏡頭下的東西是尖銳的,是像要朝某一個方向突圍而出。而弘敬的東西則是舒展開來。很奇妙的是,這與我對這兩個人的印象也是相合的。 這種舒緩的氣氛並不完全是由形體所產生,而是與照片的題材乃至于拍攝的方法都有關。一方面弘敬拍攝的主體都是一些日常之物,事物的形體與質地也並不特殊。雖然較低的對比,讓畫面有一些平面感所帶來的裝飾性。但大體而言,這些物體並沒有脫離它們平常的狀態,譬如像川內倫子鏡頭下的小物,直奔抽象的殿堂。然而弘敬的照片仍然有刺點,那是攝影者與觀看者所經常忽略的。 在我印象中,優秀的攝影者也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運用視角、焦點等等來組織世界,一種是將世界還原為混亂。弘敬的照片在這樣分類當中很奇特,他仍然有組織的世界的企圖,所以我們看到一些線條形成的構圖,但是他那樣做的意圖十分純粹,明顯到觀者並不會因此感受到更本質性的什麼。他組織世界的方式,並不是將事物形式化,也不是將某種情緒灌注在事物上,而是觀看的方式。 作為攝影者,我們都被鼓勵去注意一般人注意不到之處,但事實上很少人做到。原因之一在於,注意不到這個概念本身就是經常被注意的。所以如果一個攝影師,心心念念的要運用特殊的觀點,呈現平凡事物的不凡,其結果就是非常的一般。而弘敬的照片恰恰處於日常向美感或是情緒稍微蔓延的邊界,以至於我們並不確定那些東西是不是對應了已知的美學特徵,譬如細膩的色階、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