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國夢在台灣






2015 年 8 月 18 日是拆大埔三週年的日子,我一直想作為攝影可以對這件事有什麼反應。所以這些文字與其說是記述正在發生的攝影事件,不如說是對於已經發生但是持續當中的事件,在某一個點讓我想要好好地回顧。事實上我的第一份攝影工作是拍攝苗栗的木屋,也就是後來引起爭議的「豪華農舍」,但是當時我只知道,這位業主在苗栗擁有大片農地,出售給想在鄉間擁有木屋的人們,許多城市人在她的鼓吹下也開始有這樣的念頭,於是一個個木屋社區就這樣出現了。

這位業主的工作並不僅止於土地買賣,還包括協助住戶整地、植草、種樹或是鋪設電線,同時也安排建築師建造「農舍」;如果有人要自己蓋,她也會提供技術上的援助。為了讓住戶彼此之間相處和睦,她甚至將住戶分類,教師被安排在一區、竹科新貴被安排在一區、藝術家又另成為一個聚落,宛如「模擬城市」的真實版本。
由於他們的木屋建造技術並不算純熟,大多數是參考美國的木屋。根據當地的建築師所述,所謂的參考,經常是選出一張照片,直接按圖施作。可以想見,這些木屋常常變得很奇怪,不是比例不正確,就是構造上有問題,更像是某種工寮與度假村的結合,成為所謂的「台式木屋」。不過當時的我並沒有看過真正的木屋,只覺得非常難拍,好像與大家心中的木屋有所落差。

當地的環境也不符合典型的美景:例如藍藍的天與自然的地貌,但是這裡的天空經常是灰色的,如果要拍成藍色,必須要將曝光減少一兩格,或是利用偏光鏡;有時狀況實在太糟,就必須用修圖軟體將天空刷成藍色。木屋所在的地勢並不平坦,但是業主為了鼓勵銷售,會告訴購買者這樣更具情調。我曾經看過一位屋主在三十度以上的陡坡,興致勃勃地介紹他如何營造小橋流水。由於當地並沒有自然的溪水,所以他拉了一條水管,當他想要體會潺潺流水時,他就會把開關打開,在一片陡峭的地勢上,享受閒情逸致。我的工作就是要拍出心中(而非眼前)的景象,例如運用構圖避開人工管線,或是選擇地形比較不崎嶇的場景。所謂的攝影技術就是這樣學來的。

比起自然環境,住戶生活所呈現的違和感其實更讓我頭痛。大部分的人都並非真正的「鄉下人」,雖然他們口中反覆說著慢活、有機與拔草,但是實際上,很明顯就可以感覺到他們仍然是城市人。也許是出於某種自我證明的心情,他們會盡量表現出對於美式鄉村生活的熱愛,向我介紹自己認識哪些植物,或是親手做了什麼東西⋯⋯(通常這些話題都會佐以花草茶)。但其實這些鄉村情懷的嚮往,無法直接轉換到生活場景,有時住戶在久談之後會坦承,來到「鄉下」之後,其實無所事事,除了在記者造訪的幾小時內,可以展露養生操與花草茶,他們多半的時間都不知道要做什麼,於是有人就將電視與卡拉OK 整套搬過來。甚至有些人平常是住在城市中,只有假日才過來。然而這些土地並不一定全都合法,政府有時會連續開罰(每次六萬以上),他們平常雖然不住在這裡,也不以為意。

為他們拍照時,我不只要拍得漂亮,還要讓他們的生活看起來趣味盎然,所以得努力捕捉那些具有鄉村特徵的畫面。人與大狗是一定要的,還有長長的野餐木桌與豐盛菜餚,像是生菜包肉之類的。有時屋主會悠閒地躺在木椅上,或是打一段太極,有時我也會要他們擺出正在灑水種菜、歡樂無限的樣子。當有朋友拜訪屋主時,他們會聊得特別歡快,我常想像,當人群離開時,去除展示「鄉村生活」之後會是什麼模樣。

許多人的想像必須有所依傍,即便是關於美好、幸福,甚至是想像本身。對於這些住戶而言,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以美國為藍本,而木屋、拔草和大狗是實現這些想像的關鍵。我一方面感到充滿諷刺,因為這些要素與環境格格不入;另一方面,我又不得不思考,自己嚮往的生活不也存在同樣的狀況嗎?我試圖透過電影與小說脫離單調乏味的生活,即便這對我其他部分的生活來說,都是突兀的。如果事實就是如此,那我們就必須接受一切生活方式的選擇,可能都是荒謬而突兀的,因為完全協調的生活狀態並不存在。

但我也不想相信這一點。的確,一切都並非自然。當那些捍衛農舍的人說,這些土地不蓋農舍也是浪費,其實意味著,「自然」在現代社會中即使仍然存在,但也沒有太多意義了。我們必須利用自然,讓它轉換為我們所喜愛的情調,發揮剩餘價值;而反對他們的人,正是為了自然微小的存在而奮鬥著,努力相信那一點點珍貴的價值。我並不了解生態與經濟的整體脈絡,也稱不上是一個愛好自然的人,即使隨後便拍了大埔的抗爭活動,但我並不真的那麼激憤。讓我對於這些農舍感到不耐煩的原因是,我不願意看到那樣的生活方式被任意複製,就這一點來說,在城市裡面看小說與電影,和在鄉村蓋豪華農舍的意義並不相同,因為前者讓我看到更複雜的心靈世界,而後者沒有。當他們告訴我,年輕人應該買一塊地來實現夢想,我卻只對於「原來這樣就可以實踐夢想」感到很訝異。

不過當時,我的心情始終是愉快的,因為對於世界與攝影都感到新奇,也相信這種新奇的體驗可以帶來什麼,就像他們相信這種假鄉下的生活一樣。我也相信在鏡頭後面的我,就某個程度上有一種免疫的特權,即便我面對的是那麼制式的事物,還是可以從中得到有趣的東西,那大概是我從事攝影以來最正面的時期,我很懷念那樣的時光。透過攝影,好像參與了更大的世界,認識不同的心靈,至少我以為是這樣;賺到了一點點錢,照片也被集結為一本書《樂活家園》,作為建商的宣傳,雖然我至今都不敢翻閱。
我當時想,以後的收入應該會更多吧。更何況那時候的苗栗,空氣很好,夕陽緩慢而靜謐。

文字、攝影:汪正翔
【汪正翔】
攝影創作者。目前看得見,會按快門。
部落格:http://seanwang.4ormat.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誰能告訴我創作是什麼?

最近在想一個笨問題,到底創作是什麼呢?通常我們都是觀察到一些已經成名藝術家是老師或是前輩,然後從他們的行為與作品當中,得到一個模糊的創作定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樣行不通。當討論藝術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到底是不是在說同一件事情。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各種創作的定義,譬如面對自己、表現自己、證明存在、發現真實、視覺刺激、得到滿足、人類本質或是融貫說、形式說這類的答案。 如果我們抱持著藝術可以有多種定義或甚至不必定義,那其實問題也就結束了。譬如運動也是一個在寬鬆定義下進行的活動,很少人會追問運動的本質。但是創作是這樣嗎?舉例而言,我們常常秉持一個綜合性的標準:所謂的好作品,就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特殊、然後產生某種轉化,然後又連結到某種已知的意義或是現實的作品。至於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哪一個只是附加的好處,我並不清楚。而且這比起以藝術現實為藝術的想法,並沒有好到多少。 假設我們想要進一詢問在這諸多定義之中,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那各種關於內容的說法,譬如透過藝術連結真善美、社會現實與人類歷史的率先會被排除,因為在我的經驗之中,藝術品是在處理內容,而不是內容本身。像是有好內容的作品可能有濫形式,有敗德的內容卻可能有好形式,後者在我看來當然更像是藝術品。 那趨向個人內在的解釋呢?如果藝術是一個面對自己的活動,事實上常常也是,那我們要如何跟別人討論呢?當我們說藝術很難有一個普遍的標準,這跟藝術只能心證還是有相當的距離。這就像我們討論觀念(譬如正義)跟說今天感覺天氣很冷,雖然都是主觀的,但在嚴格意義上是不同的知識範疇。還有一種說是說藝術是抒發自己,其實我很相信這一個,然而抒發自己的手段有很多,從大叫到唱詩都是,我們很難說這都是藝術。即使是好了,我們一樣要面對如何討論的問題。 所以最後我唯一能夠接受的,只能藝術是一種感性形式上的翻新。這也符合我們一般的經驗。創作者不管處理的題材、內容有高有低,有嚴肅有不嚴肅,但是共通的是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感性經驗,而這是世界上其它活動所無法替換的。 然後這裡仍然有問題,所謂的新,即使我們定義為「前所未見」,那仍然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新的對象是誰?是創作者自己覺得新?還是觀者也要覺得新?如果只考慮創作者,那一個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藝術家每天一定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新。如果是後者,哪些觀者是我們要考慮的?是藝術家還是所有人? 另外一個也很

類型學

貝克夫婦 最近幾年台灣超愛講類型學,但是我總是覺得哪邊不對勁。直到最近看一篇文章講deadpan跟貝克夫婦。裡面強調貝克夫婦的作品有一個特徵就是刻意降低環境細節,不論是社會的、文化的還是自然的(譬如有時間感的天光),他們甚至抹除可以作為比例尺的物件,好讓他們的東西看起來不是在一個具體的環境之中。如果我們跟The Americans,或是Edward Steichen的聯展The Family of Man放在一起看,他們都有一種從國族之中解放出來的心態。貝克夫婦的作品當然仍然是社會的,但是那個社會的知識(way of knowledge)是與觀看的方式(way of seeing)而非一些文化的符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而台灣很多宣稱具有類型學的概念的作品,缺少了那個表現idea type的抽象氣質。他們並不是將許多東西並置,然後透過那種相似性,看出一個事物「形式」。反而比較像是拍攝一個已知的類別,然後方方面面的去表現它們在現實之中不同的特色。同時,我們也很喜歡帶入環境的線索,好像是在告訴觀看的人這些重複的事物,是某種區域美學的展現,這與貝克夫婦脫離特定時空的做法相異。最最最直觀上差異就是,貝克夫婦的東西明明是很deadpan的,但是不知道為何「台灣類型學」視覺上的張力都馬要很強。強到你會一直覺得你處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而不是抽象的某種理型世界之中。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怎麼樣才是類型學,你也可以做一個作品然後完全沒有這些特徵,然後宣稱跟類型學有關,只是那個關聯就只是拍很多同類型的東西,然後構圖在中間,望文生義的程度其實跟觀念攝影就是講觀念差不多。

讀中平卓馬《為何是植物圖鑑》

對於已經累積許多攝影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或許會讓你砍掉重練。 決鬥寫真論 一般熟悉的日本攝影,可能會是 荒木經惟 或 森山大道 那樣──晃動的畫面、顆粒的質感、攝影家的私密視角與充滿慾望的街頭。而 中平卓馬 (1938-2015)在其中,就像個奇怪的存在。他早年的確也拍攝那些看似粗獷、充滿作者視角的影像,可是忽然之間,他的照片變得毫不私密,甚至我們看不出其中有任何「人味」。台灣讀者或許因為 《決鬥寫真論》 認識了這位身兼評論家與攝影家的傳奇人物,但他的攝影理念與風格仍然像是一個謎。 《為何是植物圖鑑》 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他,特別是他如何從早期個人性強烈的風格轉變到後來如他所說:「一種『去除作者表現』的攝影,會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更有趣的是,這本書也衝擊了我們對於攝影理所當然的想法,我約略提出如下: 1. 攝影不是藝術 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平卓馬映像論集 首先我們會受到挑戰的,可能是攝影與藝術的關係。對我們來說,攝影是不是「藝術」似乎不太有爭論,攝影當然是藝術,這麼多攝影作品出現在藝廊、美術館與博覽會,怎麼不是藝術呢? 但中平卓馬說:「攝影不是藝術! 」這裡有一個限定,他所談論的藝術,很多時候是指一種「表現」技藝,也就是創作者藉由作品表達自己的主觀情緒,所以他說「近代藝術是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藝術」。他認為攝影不應該是這樣,而是要「避免人的主體意識恣意的投射在對象之上」。也就是說, 攝影只是記錄。 他從攝影的「詩意」進一步解釋。書中引用一位讀者投書,讀者問中平卓馬:為什麼放棄了早期照片中的詩意?中平卓馬說確實如此,早年在攝影同人誌《挑釁》時期,他想追求主流之外的影像,所以他的攝影個人性強烈。其中也包含一些夜晚的照片,他發現,夜晚的陰影會賦予照片某種詩意,使得照片中的事物看起來不像它本來的樣子(相對於白天而言)。後來他放棄這個做法,他開始相信「一張張照片並非內心圖像的表徵,只是現實的記號」,而個性化的圖像,卻會瞬間被收編在那套追求表現的藝術系統內。 因此,他也反對手作或是暗房操作,即使《挑釁》時期曾製作一些手作書,他仍認為「以素人手作的邏輯為匿逃所,恐怕也於事無補」。所以在 《為何是植物圖鑑》 中, 他拒絕人為的痕跡,包括意象、詩意、陰影乃至一切隱含其中的情緒 ,而主張用直接、清晰、不帶情緒意見的「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