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重返神性的道路上

【重返神性:作為一位無神論的有神論者】

汪正翔

《重返神性》由朱峰誼策展,並於水谷藝術展出。參展作品包括:吳權倫《Angle-Fortune, AFIIAngle-Fortune, AFII》、陳瑩如《致幻記 II:刻幻象》、寧森《圓》、李紫彤《迎靈者(#GhostKeepers)迎靈者(#GhostKeepers)》、許家禎《I collect a piece of you/ You collect a piece of meI collect a piece of you/ You collect a piece of me》、姚睿蘭《印予召准》。乍聽之下,這是一個有關宗教的展覽,讓人想起了古老神秘的國度,但事實上這個展覽面向的是當代的世界。我們可以從下面三個角度來思考宗教、藝術與世界的關係。

台灣藝術中的神性

在台灣藝術中處理宗教的作品並不少見,事實上有許多人認為近年來台灣藝術經歷了一種民俗、工藝的轉向,在這轉向過程當中台灣宮廟的內容成為了創作的養分。譬如龔卓軍策展的《交陪境》當中台灣宮廟成為一個西方藝術史之外自我對話的領域,由此開展關於台灣藝術或台灣文化主體的思考。《重返神性》在這樣的轉向當中有什麼特殊的位置?

首先可以注意到這些作品在題材並未限定在「台灣文化」的範圍之中,它可能來自於國外,譬如吳權倫作品之中的韓國石頭塔、李紫彤《迎靈者》中的國外政治受難者。有些作品則指向一個系統,譬如姚瑞蘭打造的現代大神。還有一些作則關乎個人的生命經驗,譬如寧森與陳瑩如的作品。這多少反映這些創作者關心的宗教性已經從台灣民俗轉向到當代的世界。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這些作品也不強調「庶民」的色彩。即便創作者取材民間宗教,譬如許家禎的卡牌或是姚睿蘭的神主牌,但是這些庶民的儀式更像是一個載體,提供他們再現科技、政治與個人的課題。

現代世界中的神性

重返神性的企圖並不只在於回應台灣藝術,策展人朱峰誼在策展論述當中挑了一個更大的對手,那就是受到現代性宰制的藝術世界。但是重返神性並沒有對於現代性全面開戰,而是針對現代性當中實證的精神。在一個除魅的當代世界當中,宗教從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被擠壓為神秘主義、迷信或是傳統。而重返神性試圖重新理解宗教。當觀眾進入展場,一時之間感覺不到宗教氣氛之時,事實上這正是創作者提出的疑問,為何宗教必然是看起來神秘、古舊的存在。在看似與宗教不直接相關的活動之中,譬如吳權倫的幾何測量,又或是許家禎的人際互動,有沒有可能其實蘊含了宗教的元素。

挑戰現代性的另一個比較隱微的層次是取消主體的概念。在現代文明之中充滿許多主體的神話,譬如以大腦作為個體的主體、以西方代表世界的主體,或是以藝術家個人為創作的主體。乍看之下,神明崇拜也屬於這種主體的概念,以至於反現代的人認為人們崇拜個體如同崇拜神明。但是這正是重返神性的創作者特別之處,藝術家關注宗教的另一個面向,譬如姚睿蘭的現代大神嘲諷了某種睿智的啟蒙者。許家禎作品中由個人絮語所製作的卡牌,又或是由吳權倫眾人堆疊而成的石頭塔,利用了宗教當中合作與協作的部分。李紫彤的作品對於個體概念進行了一種心理主體的反思,究竟服用草本之後的自我與創作中的自我關係為何?寧森的作品則完全可以解釋為一種去除自我的結果,錄音與Siri自顧自的對話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圓圈,沒有誰可以代表誰。我們可以說,重返神性當中如果有神,那一定不是一個至高無上的主體。


創作中的神性

雖然重返神性有一種反現代性的趨向。但是現代性表現在藝術層面(現代主義)時,其實不僅僅是實證主義,也可見許多類似於宗教的經驗。譬如許多現代藝術家談論永恆的秩序、形式在隨機與控制之間透露的神秘、以及藝術家天外飛來的靈感。反過來說,1980以降的反現代主義者更致力於破除藝術之中的神秘,他們說創作不是由於天才,而是由於各種權力的運作。這樣的思想取向為當代藝術打開了大門,藝術從發現一種世界之外類似於神性的奧秘,轉向為面向社會,理解世界如何運作的一種技藝。此處的問題是,我們還相信藝術中的靈光與神性嗎?

《重返神性》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比起他們所要告別的現代藝術更加地去神性(藝術中的神性)。如果我們把神秘理解為一種現代主義所說的超越性,換言之是精神性的、不可測量的、與現實經驗無涉,那此次展覽的作品並不神秘,藝術家處理的多是物質的、可量度的,與現實的面向。但在明晰的、科技的當代面貌之下,這些作品仍然保留了某種創作之中的「隨機」,譬如吳權倫隨機製作的花崗岩碎片、許家禎讓觀眾髓機抽取卡牌與陳瑩如服用草本植物之後隨機的意識。另外一種隨機性來自於一種「誤會」。寧森把雲端的Sir「i誤會」為辭世的人,李紫彤則創建使人誤以為生的死者帳號,於是科技本來的目的偏移了,就像水墨在紙張之上暈染了開來。

這並非說上述的隨機最終指向了創作之中的神秘或靈光,畢竟在一個專業分化的世界之中,存在著各種斷裂,天地之間的斷裂、藝術與社會的斷裂、無神論與有神論的斷裂。但此次展覽的藝術家試圖打破這些分野,他們從無神論當中尋找神性、從科技之中尋找隨機,從非藝術的媒材當中創作,猶如他們在重返神性的道路上收拾那些四散的碎片。


【重返神性:作為一位無神論的有神論者】
展期|2019/11/02 - 2019/12/01
開幕|2019/11/02 (六)
主辦單位|水谷藝術
贊助單位|國藝會、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地點|水谷藝術 B1-5F —— 108台北市萬華區萬大路322巷6號
策展|朱峰誼
參展藝術家|吳權倫、陳瀅如、寧森、李紫彤、許家禎、姚睿蘭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誰能告訴我創作是什麼?

最近在想一個笨問題,到底創作是什麼呢?通常我們都是觀察到一些已經成名藝術家是老師或是前輩,然後從他們的行為與作品當中,得到一個模糊的創作定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樣行不通。當討論藝術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到底是不是在說同一件事情。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各種創作的定義,譬如面對自己、表現自己、證明存在、發現真實、視覺刺激、得到滿足、人類本質或是融貫說、形式說這類的答案。 如果我們抱持著藝術可以有多種定義或甚至不必定義,那其實問題也就結束了。譬如運動也是一個在寬鬆定義下進行的活動,很少人會追問運動的本質。但是創作是這樣嗎?舉例而言,我們常常秉持一個綜合性的標準:所謂的好作品,就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特殊、然後產生某種轉化,然後又連結到某種已知的意義或是現實的作品。至於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哪一個只是附加的好處,我並不清楚。而且這比起以藝術現實為藝術的想法,並沒有好到多少。 假設我們想要進一詢問在這諸多定義之中,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那各種關於內容的說法,譬如透過藝術連結真善美、社會現實與人類歷史的率先會被排除,因為在我的經驗之中,藝術品是在處理內容,而不是內容本身。像是有好內容的作品可能有濫形式,有敗德的內容卻可能有好形式,後者在我看來當然更像是藝術品。 那趨向個人內在的解釋呢?如果藝術是一個面對自己的活動,事實上常常也是,那我們要如何跟別人討論呢?當我們說藝術很難有一個普遍的標準,這跟藝術只能心證還是有相當的距離。這就像我們討論觀念(譬如正義)跟說今天感覺天氣很冷,雖然都是主觀的,但在嚴格意義上是不同的知識範疇。還有一種說是說藝術是抒發自己,其實我很相信這一個,然而抒發自己的手段有很多,從大叫到唱詩都是,我們很難說這都是藝術。即使是好了,我們一樣要面對如何討論的問題。 所以最後我唯一能夠接受的,只能藝術是一種感性形式上的翻新。這也符合我們一般的經驗。創作者不管處理的題材、內容有高有低,有嚴肅有不嚴肅,但是共通的是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感性經驗,而這是世界上其它活動所無法替換的。 然後這裡仍然有問題,所謂的新,即使我們定義為「前所未見」,那仍然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新的對象是誰?是創作者自己覺得新?還是觀者也要覺得新?如果只考慮創作者,那一個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藝術家每天一定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新。如果是後者,哪些觀者是我們要考慮的?是藝術家還是所有人? 另外一個也很

類型學

貝克夫婦 最近幾年台灣超愛講類型學,但是我總是覺得哪邊不對勁。直到最近看一篇文章講deadpan跟貝克夫婦。裡面強調貝克夫婦的作品有一個特徵就是刻意降低環境細節,不論是社會的、文化的還是自然的(譬如有時間感的天光),他們甚至抹除可以作為比例尺的物件,好讓他們的東西看起來不是在一個具體的環境之中。如果我們跟The Americans,或是Edward Steichen的聯展The Family of Man放在一起看,他們都有一種從國族之中解放出來的心態。貝克夫婦的作品當然仍然是社會的,但是那個社會的知識(way of knowledge)是與觀看的方式(way of seeing)而非一些文化的符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而台灣很多宣稱具有類型學的概念的作品,缺少了那個表現idea type的抽象氣質。他們並不是將許多東西並置,然後透過那種相似性,看出一個事物「形式」。反而比較像是拍攝一個已知的類別,然後方方面面的去表現它們在現實之中不同的特色。同時,我們也很喜歡帶入環境的線索,好像是在告訴觀看的人這些重複的事物,是某種區域美學的展現,這與貝克夫婦脫離特定時空的做法相異。最最最直觀上差異就是,貝克夫婦的東西明明是很deadpan的,但是不知道為何「台灣類型學」視覺上的張力都馬要很強。強到你會一直覺得你處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而不是抽象的某種理型世界之中。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怎麼樣才是類型學,你也可以做一個作品然後完全沒有這些特徵,然後宣稱跟類型學有關,只是那個關聯就只是拍很多同類型的東西,然後構圖在中間,望文生義的程度其實跟觀念攝影就是講觀念差不多。

讀中平卓馬《為何是植物圖鑑》

對於已經累積許多攝影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或許會讓你砍掉重練。 決鬥寫真論 一般熟悉的日本攝影,可能會是 荒木經惟 或 森山大道 那樣──晃動的畫面、顆粒的質感、攝影家的私密視角與充滿慾望的街頭。而 中平卓馬 (1938-2015)在其中,就像個奇怪的存在。他早年的確也拍攝那些看似粗獷、充滿作者視角的影像,可是忽然之間,他的照片變得毫不私密,甚至我們看不出其中有任何「人味」。台灣讀者或許因為 《決鬥寫真論》 認識了這位身兼評論家與攝影家的傳奇人物,但他的攝影理念與風格仍然像是一個謎。 《為何是植物圖鑑》 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他,特別是他如何從早期個人性強烈的風格轉變到後來如他所說:「一種『去除作者表現』的攝影,會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更有趣的是,這本書也衝擊了我們對於攝影理所當然的想法,我約略提出如下: 1. 攝影不是藝術 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平卓馬映像論集 首先我們會受到挑戰的,可能是攝影與藝術的關係。對我們來說,攝影是不是「藝術」似乎不太有爭論,攝影當然是藝術,這麼多攝影作品出現在藝廊、美術館與博覽會,怎麼不是藝術呢? 但中平卓馬說:「攝影不是藝術! 」這裡有一個限定,他所談論的藝術,很多時候是指一種「表現」技藝,也就是創作者藉由作品表達自己的主觀情緒,所以他說「近代藝術是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藝術」。他認為攝影不應該是這樣,而是要「避免人的主體意識恣意的投射在對象之上」。也就是說, 攝影只是記錄。 他從攝影的「詩意」進一步解釋。書中引用一位讀者投書,讀者問中平卓馬:為什麼放棄了早期照片中的詩意?中平卓馬說確實如此,早年在攝影同人誌《挑釁》時期,他想追求主流之外的影像,所以他的攝影個人性強烈。其中也包含一些夜晚的照片,他發現,夜晚的陰影會賦予照片某種詩意,使得照片中的事物看起來不像它本來的樣子(相對於白天而言)。後來他放棄這個做法,他開始相信「一張張照片並非內心圖像的表徵,只是現實的記號」,而個性化的圖像,卻會瞬間被收編在那套追求表現的藝術系統內。 因此,他也反對手作或是暗房操作,即使《挑釁》時期曾製作一些手作書,他仍認為「以素人手作的邏輯為匿逃所,恐怕也於事無補」。所以在 《為何是植物圖鑑》 中, 他拒絕人為的痕跡,包括意象、詩意、陰影乃至一切隱含其中的情緒 ,而主張用直接、清晰、不帶情緒意見的「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