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攝影還有搞頭嗎




文 / 汪正翔

在紐約駐村期間常常有種恐懼,覺得攝影是不是已經在當代藝術中沒搞頭了。會有這個念頭是來自幾個看展或見聞的印象。

首先最直觀的就是攝影展很少,譬如有一次我去 Bushwick 的 open studio,一整個下午參觀上百個工作室,可是攝影創作大概只有兩三個。第二個印象是,即使有純粹攝影的展覽,但大多也就是一些經典或是很本格的攝影,他們的意義像是作為一種遺跡又或是學門之內的遊戲。前者像是有一次在 11R Gallery 展出 Aneta Grzeszykowska 的作品。它讓人想起攝影如何進入藝術的世界,想起這些從事行為藝術的人是如何發現原來把行為紀錄在照片中是多麼有趣。然而這件事沒有繼續下去了,大多數年輕創作者都不會發表這樣的作品。我一直在懷疑攝影藝術化的開端,跟攝影現在做為藝術的狀態是否有直接的關係。我總覺得像是尼安德塔人,一個很像我們的演化史親戚,但終究是沒有聯繫。後者像是 Soho Photo Gallery 裡面有一個攝影家 Seena Sussman, Crossroads。她拍攝工廠的工人,說要幫他們建立自信。有一個展用慢快門拍攝天空與車流,還有一個作品,按照時序紀錄一個地區不同時期的斷面。這些作品讓人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用最正面的話來說,這些都是很本格的攝影。用嚴苛的標準來看,他們對於攝影與其目標之間的關係太過自信,表面上這些人忠於攝影的特性,但實際上他們只是忠於自己知道的東西。

第三個不精準的印象是,在和一些外國策展人或藝術家交談的時候,我常常發現他們對於我們覺得重要的攝影家譬如 Thomas Ruff、Jeff Wall 出乎意料的不是很熟悉。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人無法提出好的意見,事實上如果有所謂「當代藝術」的意見,持平來說,很多時候比起攝影圈可能更加精確,因為他們能夠將攝影當成媒材之一,而非創作的全部。然後同一時間,也因為攝影成為了媒材之一,有些人會有一種「就攝影而言」的傾向,他們會根據攝影媒材的特性來論斷一個件作品。問題是在他們的理解中攝影媒材的特性常常就是紀實或是諷刺紀實。有時他們不會如此直白地談論,但會期待你呈現更多的細節,揭露更多的面向,與生活有更多的聯繫。而仔細去思考這些說法就會感覺,他們仍然看待攝影是一個與真實密切相關而且僅此於此的東西。

確實攝影仿現實物像的程度永遠是攝影最大的特徵,可是攝影還有其它的部分。譬如攝影者的位置、攝影與拍攝者之間的關係,掩蓋脈絡的特性,乃至於種種的假裝、欺敵以及故作姿態,以及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在事物本身中超越」。這些也是攝影很迷人的部分。但是一旦抱持著一種我知道攝影的特性是什麼,我們來談談如何符合這媒材的心情的時候。攝影的其它可能性就消失了。

另外一個「就攝影而論」的問題是,他們忽略攝影也有純粹視覺的部分,就像繪畫或是雕塑,有時攝影作品並不是透過「內容」來說話,而是筆觸、色彩、形式等等。奇怪的是,這些人在看繪畫之類的作品時並不會忘記這些,這讓我有時覺得他們談論攝影的時候是不是有種自我降級的心情。就像有時候有些人會對於少數民族或中下階層故作粗率,表面上這是一種尊重,實際上其實是更大的偏見。

第四個印象是,有一些所謂比較「當代」的攝影展,通常會搭配一兩個裝置,照片像是裝置的補充。對於這樣的方式,有時候我會很困惑,因為照片一方面被當成一個物件,然後被設計與展場的其它東西產生關係(成功與否是另一回事)。另一方面照片的圖像內容(外延部分)被仔細觀看時,我又被牽引到另一個世界,一個在真實世界與展場以外的地方,通常這個時候,現場的裝置甚至是裝裱對於我而言就沒有那麼重要的意義,有點像是我們面對繪畫,雖然繪畫的空間呈現與裝裱也有其重要性,但是一般而言它不會依照裝置的邏輯來呈現。

我想舉一些例子,來說明這種夾縫的狀況。在 Alexander And Bonin Gallery 的展覽,它有攝影的面貌,譬如照片的內容勾起人物像的興趣而不僅僅是觀念。但是又有裝置的形式,所以照片的內容又看起來比較次要,這不僅僅是說照片成為一個物件,也是說照片被符號化了,然後與展場的其他裝置產生關係。Willie Doherty 的作品就像這種方式的典型示範,在一個很微妙的點上,照片作為一個物像或是作為一個符號都是有效的。但這是一個很危險的平衡,同樣在展場中 Mark Morrisroe 的作品就像一反面的示範。我們如果用「攝影」的眼光,這些照片在視覺上感覺很「少」,觀者很容易掌握那是一個攝影在拍攝鏡像時會產生的視覺趣味。但是如果我們以裝置的眼光,作品又看起來太多,它在觀念上不停重複。結果作品成為了裝飾,既不是攝影,也不是裝置。

但是也有成功的作品,譬如 Alex Prager: La Grande Sortie。這個展覽中有拍攝觀眾席的照片,也有一段錄像。他們能夠互相補充的原因是,「層次」在這當中具有一種循環的關係。一開始我們看到一些觀眾的照片,有微弱的光在人的面容上,我當時心裡其實有點小抱怨,覺得這就是典型的抓到一個好畫面然後用個不停。樓上有一段影片,是拍一場芭雷舞演出,然後在舞者表演時不斷切換到觀眾,舞者到最後甚至好像在跟觀眾共舞,然後最後出場的時候,發覺她也是一個觀眾。

這個有點小驚悚但其實很有趣的影片,讓前面那組唯美的照片增添了風味,好像先嚐一把鹽巴然後再喝酒一樣。你會回過頭來看重新思考這些作品,站在表演者的角度,驚覺每一個觀眾跟舞者的關係都是直接的。但是同時,這些照片又像是影片結尾的花絮,你回到了日常經驗之中,剛剛的影片已經過去,眼前只有一張張靜默的畫面,一群庸常無害的觀眾。
就是這種既是序曲又是終曲的特質,讓攝影不是單純的成為裝置的補充或是裝置的模擬。這仰賴於創作者對於這兩個媒材有同樣程度的理解。但是同時,令人哀傷的是,這也與空間有關係,人家就是可以把攝影放在一個挑高開闊的空間之中,呈現那種靜默的氣勢,然後把影片安排在二樓,你走上去走下來的時候,就自然會產生不同層次的感受,如果都是丟在一個小空間,攝影相對於錄像或裝置的窘迫感還是會很難避免。

上面所說其實是一些片面的觀察,事實上本來我們也很難真正全面性去論斷攝影與當代藝術的關係,因為當前的攝影與藝術都已經拒絕了一種本質性的自我邏輯。但是同一時間,我們仍期待攝影在藝術(觀念藝術)之後,提供了一種新的美學的發展,而這部分卻讓人覺得灰心。我記得有一次和一個 ICP 策展人閒聊,她就覺得攝影的榮光好像已經過去。人們似乎又開始期待攝影有一種經典或是敘事的氣氛,而不是像 2000 年左右,作為一個藝術的先鋒。這個問題其實牽涉攝影在觀念藝術之後的定位,它究竟是觀念藝術的分支,又或是一個新的發展,但是這並非本文所能處理,所以就在此結束。

但在此之前,我想強調調即使有這些可能的困境,但是答案並不能簡化為回到攝影或是學習當代這樣的說法,而是從那套語言出發,終點可以在語言之外。如果當代語彙存在(雖然我不清楚),那攝影的「當代」必然不是在攝影之上加上當代的語彙,也不是攝影使用當代的語彙,而是從攝影之中發展當代。這件事聽起來很抽像,但不妨想像一下籃球,當我們說 Chris Webber 打球像蕭邦的時候,並不是說 Webber 講話很像詩人,也不是說他打球的時候經常下雨。要理解這句話,只有進入到籃球之中,熟悉籃球語言,然後才會知道在這個系統之中,他是如何地優雅。而如果攝影有沒搞頭的一天,那必然是人們發現攝影這個媒材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當代」,就像籃球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優雅,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會屏棄攝影這種形式,或是僅僅用來作為一種裝飾。








【汪正翔】
攝影創作者。目前看得見,會按快門。
部落格:http://seanwang.4ormat.com/
原文:http://www.biosmonthly.com/columnist_topic/8457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誰能告訴我創作是什麼?

最近在想一個笨問題,到底創作是什麼呢?通常我們都是觀察到一些已經成名藝術家是老師或是前輩,然後從他們的行為與作品當中,得到一個模糊的創作定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樣行不通。當討論藝術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到底是不是在說同一件事情。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各種創作的定義,譬如面對自己、表現自己、證明存在、發現真實、視覺刺激、得到滿足、人類本質或是融貫說、形式說這類的答案。 如果我們抱持著藝術可以有多種定義或甚至不必定義,那其實問題也就結束了。譬如運動也是一個在寬鬆定義下進行的活動,很少人會追問運動的本質。但是創作是這樣嗎?舉例而言,我們常常秉持一個綜合性的標準:所謂的好作品,就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特殊、然後產生某種轉化,然後又連結到某種已知的意義或是現實的作品。至於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哪一個只是附加的好處,我並不清楚。而且這比起以藝術現實為藝術的想法,並沒有好到多少。 假設我們想要進一詢問在這諸多定義之中,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那各種關於內容的說法,譬如透過藝術連結真善美、社會現實與人類歷史的率先會被排除,因為在我的經驗之中,藝術品是在處理內容,而不是內容本身。像是有好內容的作品可能有濫形式,有敗德的內容卻可能有好形式,後者在我看來當然更像是藝術品。 那趨向個人內在的解釋呢?如果藝術是一個面對自己的活動,事實上常常也是,那我們要如何跟別人討論呢?當我們說藝術很難有一個普遍的標準,這跟藝術只能心證還是有相當的距離。這就像我們討論觀念(譬如正義)跟說今天感覺天氣很冷,雖然都是主觀的,但在嚴格意義上是不同的知識範疇。還有一種說是說藝術是抒發自己,其實我很相信這一個,然而抒發自己的手段有很多,從大叫到唱詩都是,我們很難說這都是藝術。即使是好了,我們一樣要面對如何討論的問題。 所以最後我唯一能夠接受的,只能藝術是一種感性形式上的翻新。這也符合我們一般的經驗。創作者不管處理的題材、內容有高有低,有嚴肅有不嚴肅,但是共通的是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感性經驗,而這是世界上其它活動所無法替換的。 然後這裡仍然有問題,所謂的新,即使我們定義為「前所未見」,那仍然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新的對象是誰?是創作者自己覺得新?還是觀者也要覺得新?如果只考慮創作者,那一個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藝術家每天一定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新。如果是後者,哪些觀者是我們要考慮的?是藝術家還是所有人? 另外一個也很...

類型學

貝克夫婦 最近幾年台灣超愛講類型學,但是我總是覺得哪邊不對勁。直到最近看一篇文章講deadpan跟貝克夫婦。裡面強調貝克夫婦的作品有一個特徵就是刻意降低環境細節,不論是社會的、文化的還是自然的(譬如有時間感的天光),他們甚至抹除可以作為比例尺的物件,好讓他們的東西看起來不是在一個具體的環境之中。如果我們跟The Americans,或是Edward Steichen的聯展The Family of Man放在一起看,他們都有一種從國族之中解放出來的心態。貝克夫婦的作品當然仍然是社會的,但是那個社會的知識(way of knowledge)是與觀看的方式(way of seeing)而非一些文化的符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而台灣很多宣稱具有類型學的概念的作品,缺少了那個表現idea type的抽象氣質。他們並不是將許多東西並置,然後透過那種相似性,看出一個事物「形式」。反而比較像是拍攝一個已知的類別,然後方方面面的去表現它們在現實之中不同的特色。同時,我們也很喜歡帶入環境的線索,好像是在告訴觀看的人這些重複的事物,是某種區域美學的展現,這與貝克夫婦脫離特定時空的做法相異。最最最直觀上差異就是,貝克夫婦的東西明明是很deadpan的,但是不知道為何「台灣類型學」視覺上的張力都馬要很強。強到你會一直覺得你處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而不是抽象的某種理型世界之中。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怎麼樣才是類型學,你也可以做一個作品然後完全沒有這些特徵,然後宣稱跟類型學有關,只是那個關聯就只是拍很多同類型的東西,然後構圖在中間,望文生義的程度其實跟觀念攝影就是講觀念差不多。

好照片要有故事性?

攝影鬼打牆之二是故事性,我猜應該是討論熱度數一數二的關鍵字。我們都聽過一個說法:「好照片要有故事性」,但實際上這個說法包含了好幾種不同的意思。有些人提的故事性是指要有一種戲劇的情節。有些人說的是要與現實有關係,譬如我拍這個人,要讓觀眾從照片中可以理解他的背景乃至於生命經歷。有些人說的故事是一種虛構的能力,這時就不一定是要有情節,或著是再現對象的現實處境,而是從現實之中創造、幻想出一個新的東西。 我們很明顯可以發現這幾種說法根本講的完全不同,甚至彼此衝突。譬如以故事為一種現實的延伸,跟故事作為一種虛構的技藝就有一種緊張的關係。而這個矛盾的現象根本上由於我們對於故事的不同理解產生。John Berger與Susan Sontag曾經有一場對談,他們從故事的起源說起,故事是一個在真實與幻想之間的奇特存在,而John Berger側重故事與真實的關係,故事是如何呼應了心中的情感與經驗。但是Susan Sontag提及故事的另一種型態,我們可以完全對故事沒有經驗,但是依然喜愛。 John Berger修正他的說法,將故事描述為撰寫者、記述者,與聽者三者之間主觀的交會。但是Susan Sontag說她無法感受到後兩者的作用(因此故事可以只是一個撰寫者的幻想,一種人文界的科幻小說)。Sunsan Sontag認為這或許這與「說/聽」故事與「寫/讀」故事的型態不同,將聽的過程中,讀者可以幻想自己同時是一個聆聽者,也是其中一個角色。Susan Sontag不同意John Berger混同「說」故事與「寫」故事。她認為一旦進入「寫」故事的歷程,那就是另一種型態的故事。譬如故事中有各種寫作形式的操作,像是將多個故事合在一起,類似於電影蒙太奇的手法。所以寫故事是一種相對於說故事飛躍的變化或擴張。 John Berger認為其實在說故事當中,也存在於這種多個故事並存的現象。Sonsan Sontag認為在程度上仍有不同,小說中可以打破時間性,對於某一小時並置的現象詳加描述,但是口說則不能。John Berger提出夢境以為比喻,夢中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是有意義的,就像故事一樣提供一個融貫的形式。而Susan Sontag對此感到不解,並懷疑為何故事必須要有意義,或是對於人生有所關係,這僅僅是故事的一種類型,還有許多故事並不會(需要)勾起特定的人生經驗。 原本的對談很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