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從《南風》看有關紀實攝影的幾個問題



文 / 汪正翔

《南風》就像某些直白書寫鄉土的詩,譬如吳晟,不只是因為題材是鄉土的,同時也是因為他們都有顯而易見的特徵:詩性與紀實。我們可以就報導文學角度去看待這兩種性格,也可以由攝影集的角度切入,而我嘗試從後者。所以對於現實上的問題,在此就沒有考慮了。

在攝影當中,藝術的詩性是好的,鄉土紀實也是好的,但是當這兩者合在一起,卻讓我覺得不安,因為我無法面對攝影在重大現實問題,譬如戰爭或是疾病上所引起的視覺快感。多年以來,我一直以為是我自己的問題,直到看到攝影師Paul Graham說:「紀實攝影是一個記錄與藝術誤會的結合。紀實攝影家應該放棄敘事的企圖,而承認攝影所帶來的片段性。」他自己的紀實作品就像是詩一樣,透過隱喻而非記錄來逼近真實。這給我很大的信心,讓我相信多年的懷疑並非一個風格選擇的問題,而是攝影本身就有一種反敘事的特性,當創作者運用攝影來說故事時,就必定會面對這一部分。《南風》在這個意義上特別值得注意,因為它正是企圖利用文字與圖像來說故事,但是這些照片卻有一種藝術品的安定感,好像抽離在故事之外。

這種紀實與藝術之間的緊張關係當然並非攝影所獨有,譬如庫爾貝的繪畫,就很難區分其中的記錄性與藝術性。但是相較於其他媒材,這個衝突在攝影之中變得更為明顯。因為攝影的對象是具體存在的,所以攝影對於對象的責任往往比起繪畫或雕塑來得更強烈。於是我們看到很多以攝影表達人道關懷的例子(另一個例子是對於拍女體的緊張感)。但問題是,如果紀實攝影的價值來自於警醒,那不可避免的是當類似的畫面出現越多,人們對於悲苦的感受就會越為淡薄。王健壯曾引用Susan Sontag說「攝影如果要控訴,就必須要先震懾」這句話來讚揚《南風》,但是他忘記了Susan Sontag其實在這句話之後花更多篇幅在訴說攝影的震撼如何帶來快感,以及這種震撼如何逐漸地減弱。

另外一個紀實攝影常會面對的問題是,攝影本身是去除脈絡的產物,而苦難卻必須在脈絡之中理解。因此許多紀實攝影集會搭配文字。這兩者的合作是有道理的,攝影補足了文字沒有的感官經驗,而文字補足了攝影缺乏的脈絡。我們甚至可以將此簡化為「文字/圖片」與「紀實/藝術」之間有一個對應的關係。在這個意義上,《南風》的照片絕對是成功的,每一張都有著飽滿的情緒,適合配上一段有關現實的文字敘述。(一個反面的佐證是通常沒有配文字的照片會比較意圖含混,借以指涉一個普遍而抽象的問題,譬如徐揚聰所拍攝的鄉下。)

但是當創作者對於視覺語言已經有很高的掌握,我們不免期待他告訴我們他所使用的語言之間是否有種主從的關係。我們當然可以在一本書當中看到散文與詩,而且兩者都有相當的份量,但更常見的情況是,藝術家選定了一個媒材來說他的話,然後用另一個媒材來配合。而《南風》對我而言就像是看到一本五十頁是詩,五十頁是學術論文的集合(尤其是最後幾頁的圖表)。這兩方面都足以讓人對一個問題有深入而全面地理解。但也就是因為太認真了,有時我感覺不到兩者的關係(或是感覺不到兩者的差異),就像看到那些穿插詩意照片的詩集一樣。

就照片而言也同樣讓我有此疑惑。有些照片就像傳統的紀實攝影,拍攝歲月刻痕的面容,表現黑白細膩的色階,有些照片則用廣角逼近群眾,有一種深入當地處境的意味,這些手法在前輩紀實攝影作品中並不陌生。另外有些照片則更有設計,似乎發展出一種近乎stage的攝影語言,譬如手掩著臉。頗有自憐自愛的無助感。又比如一些擺拍的照片,又像是何經泰的《工殤》系列,受難者拿著遺照,直直地面對鏡頭就像直直地面對生命的悲苦一樣。還有些照片卻是出於一種形式的興趣,譬如路牌在道路上的影子,稻田的延伸等等,恍惚之間,我甚至覺得好像曾敏雄的《風景安靜》一樣,完全表現純粹的美感,而不透露任何現實的資訊。另外有些照片,譬如噴灑農藥的場景,直有Eugene Smith的味道,籠罩一種神聖又反諷的光輝。

在寬廣的意義下,也就是「激發對於現實問題的關懷」,無論是人物抓拍、形式美或是擺拍都可以說俱有某種效果。又如果他們的數量沒有那麼多,我們可以理解這些照片視覺語言的關係不是太重要的,因為他們只是為了配合文字,然後在關懷鄉土的大主題之下分別產生作用。我們甚至可以將這些圖理解為說故事的幾個層次,作者也確實將照片分為風景、生活,到個別的肖像,這實際上是一種文字敘事的邏輯,企圖讓我們理解對象的全貌,只是用攝影來表現。但是如果這些圖像作品的數量超過全書的一半,攝影者的技術又顯然超過配圖的層次。那我就會期待這些不同類型的照片除了人道關懷的大主題之外,是否彼此產生關係,特別是自身形式上的關係。我甚至期待他們與之前鄉土紀實的攝影傳統對話,因為自始紀實就不是沒有別擇的。

我們的確可以說這本書自始就不是以攝影集的目標來出現,而作為報導文學它極盡了報導文學的本質,也就是讓人知道「事實」確實「存在」,激發一種關懷,勾勒問題的面貌。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期待一本報導文學,仍考慮攝影的內在邏輯(或是面對攝影邏輯上的困境)。因為不論創作與報導,最終都是面對真實,所謂藝術不過是另一種方式深化(有時也是稀釋)人們的同情,此時善惡問題就變成了真實,同情就變成凝視。

但是也有可能以攝影來敘事,本身就是一個曖昧的方法,像是用詩來紀實一樣,它勾起了我們對於真實的情感,然而更多時候我們感受的是這個體裁本身的美(事實上有時我們無法區分拍攝一個成功的黑白時尚照,與一個紀實黑白照之間有什麼不同的準則,我們為同樣的色階感到愉悅,而不論對象為何)而在這兩者的關係沒有被試圖建立之前,我永遠會覺得內疚,因為我對於現實的苦難感到視覺的快樂,而我同時也感覺付出了同情,只為我買了這本攝影集。我怕這行為本身被當成了一種關懷,而不是關懷的起點。但這並不否認如果沒有起點,就沒有關懷此一基本而重大的事實。如同Eugene Smith所說:「我不相信完美的存在….。我拍的照片充其量只有微不足道的力量,但我願透過它們來建議、批判和啟迪,並透過它們盡量付出同情的了解。」在這一點上紀實攝影的不完美正是紀實攝影的最大價值,《南風》也是如此。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誰能告訴我創作是什麼?

最近在想一個笨問題,到底創作是什麼呢?通常我們都是觀察到一些已經成名藝術家是老師或是前輩,然後從他們的行為與作品當中,得到一個模糊的創作定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樣行不通。當討論藝術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到底是不是在說同一件事情。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各種創作的定義,譬如面對自己、表現自己、證明存在、發現真實、視覺刺激、得到滿足、人類本質或是融貫說、形式說這類的答案。 如果我們抱持著藝術可以有多種定義或甚至不必定義,那其實問題也就結束了。譬如運動也是一個在寬鬆定義下進行的活動,很少人會追問運動的本質。但是創作是這樣嗎?舉例而言,我們常常秉持一個綜合性的標準:所謂的好作品,就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特殊、然後產生某種轉化,然後又連結到某種已知的意義或是現實的作品。至於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哪一個只是附加的好處,我並不清楚。而且這比起以藝術現實為藝術的想法,並沒有好到多少。 假設我們想要進一詢問在這諸多定義之中,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那各種關於內容的說法,譬如透過藝術連結真善美、社會現實與人類歷史的率先會被排除,因為在我的經驗之中,藝術品是在處理內容,而不是內容本身。像是有好內容的作品可能有濫形式,有敗德的內容卻可能有好形式,後者在我看來當然更像是藝術品。 那趨向個人內在的解釋呢?如果藝術是一個面對自己的活動,事實上常常也是,那我們要如何跟別人討論呢?當我們說藝術很難有一個普遍的標準,這跟藝術只能心證還是有相當的距離。這就像我們討論觀念(譬如正義)跟說今天感覺天氣很冷,雖然都是主觀的,但在嚴格意義上是不同的知識範疇。還有一種說是說藝術是抒發自己,其實我很相信這一個,然而抒發自己的手段有很多,從大叫到唱詩都是,我們很難說這都是藝術。即使是好了,我們一樣要面對如何討論的問題。 所以最後我唯一能夠接受的,只能藝術是一種感性形式上的翻新。這也符合我們一般的經驗。創作者不管處理的題材、內容有高有低,有嚴肅有不嚴肅,但是共通的是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感性經驗,而這是世界上其它活動所無法替換的。 然後這裡仍然有問題,所謂的新,即使我們定義為「前所未見」,那仍然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新的對象是誰?是創作者自己覺得新?還是觀者也要覺得新?如果只考慮創作者,那一個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藝術家每天一定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新。如果是後者,哪些觀者是我們要考慮的?是藝術家還是所有人? 另外一個也很

類型學

貝克夫婦 最近幾年台灣超愛講類型學,但是我總是覺得哪邊不對勁。直到最近看一篇文章講deadpan跟貝克夫婦。裡面強調貝克夫婦的作品有一個特徵就是刻意降低環境細節,不論是社會的、文化的還是自然的(譬如有時間感的天光),他們甚至抹除可以作為比例尺的物件,好讓他們的東西看起來不是在一個具體的環境之中。如果我們跟The Americans,或是Edward Steichen的聯展The Family of Man放在一起看,他們都有一種從國族之中解放出來的心態。貝克夫婦的作品當然仍然是社會的,但是那個社會的知識(way of knowledge)是與觀看的方式(way of seeing)而非一些文化的符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而台灣很多宣稱具有類型學的概念的作品,缺少了那個表現idea type的抽象氣質。他們並不是將許多東西並置,然後透過那種相似性,看出一個事物「形式」。反而比較像是拍攝一個已知的類別,然後方方面面的去表現它們在現實之中不同的特色。同時,我們也很喜歡帶入環境的線索,好像是在告訴觀看的人這些重複的事物,是某種區域美學的展現,這與貝克夫婦脫離特定時空的做法相異。最最最直觀上差異就是,貝克夫婦的東西明明是很deadpan的,但是不知道為何「台灣類型學」視覺上的張力都馬要很強。強到你會一直覺得你處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而不是抽象的某種理型世界之中。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怎麼樣才是類型學,你也可以做一個作品然後完全沒有這些特徵,然後宣稱跟類型學有關,只是那個關聯就只是拍很多同類型的東西,然後構圖在中間,望文生義的程度其實跟觀念攝影就是講觀念差不多。

讀中平卓馬《為何是植物圖鑑》

對於已經累積許多攝影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或許會讓你砍掉重練。 決鬥寫真論 一般熟悉的日本攝影,可能會是 荒木經惟 或 森山大道 那樣──晃動的畫面、顆粒的質感、攝影家的私密視角與充滿慾望的街頭。而 中平卓馬 (1938-2015)在其中,就像個奇怪的存在。他早年的確也拍攝那些看似粗獷、充滿作者視角的影像,可是忽然之間,他的照片變得毫不私密,甚至我們看不出其中有任何「人味」。台灣讀者或許因為 《決鬥寫真論》 認識了這位身兼評論家與攝影家的傳奇人物,但他的攝影理念與風格仍然像是一個謎。 《為何是植物圖鑑》 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他,特別是他如何從早期個人性強烈的風格轉變到後來如他所說:「一種『去除作者表現』的攝影,會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更有趣的是,這本書也衝擊了我們對於攝影理所當然的想法,我約略提出如下: 1. 攝影不是藝術 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平卓馬映像論集 首先我們會受到挑戰的,可能是攝影與藝術的關係。對我們來說,攝影是不是「藝術」似乎不太有爭論,攝影當然是藝術,這麼多攝影作品出現在藝廊、美術館與博覽會,怎麼不是藝術呢? 但中平卓馬說:「攝影不是藝術! 」這裡有一個限定,他所談論的藝術,很多時候是指一種「表現」技藝,也就是創作者藉由作品表達自己的主觀情緒,所以他說「近代藝術是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藝術」。他認為攝影不應該是這樣,而是要「避免人的主體意識恣意的投射在對象之上」。也就是說, 攝影只是記錄。 他從攝影的「詩意」進一步解釋。書中引用一位讀者投書,讀者問中平卓馬:為什麼放棄了早期照片中的詩意?中平卓馬說確實如此,早年在攝影同人誌《挑釁》時期,他想追求主流之外的影像,所以他的攝影個人性強烈。其中也包含一些夜晚的照片,他發現,夜晚的陰影會賦予照片某種詩意,使得照片中的事物看起來不像它本來的樣子(相對於白天而言)。後來他放棄這個做法,他開始相信「一張張照片並非內心圖像的表徵,只是現實的記號」,而個性化的圖像,卻會瞬間被收編在那套追求表現的藝術系統內。 因此,他也反對手作或是暗房操作,即使《挑釁》時期曾製作一些手作書,他仍認為「以素人手作的邏輯為匿逃所,恐怕也於事無補」。所以在 《為何是植物圖鑑》 中, 他拒絕人為的痕跡,包括意象、詩意、陰影乃至一切隱含其中的情緒 ,而主張用直接、清晰、不帶情緒意見的「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