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油」在藝術上精準的表述是什麼?譬如說一個人打球油,我們知道就是像包皮那樣,說一個鋼琴家油,就是像朗朗那樣。說一部電影油,我想到「平民百萬富翁」。但是油到底是什麼意思。
通常我們會講那是一個空有技巧缺乏內心的狀態,可是仔細想想,這是一個很老派的說法,是一種典型的將藝術表現與心性相連的論調。雖然我平常很愛這樣批評,可是並不代表這很高明。我想起公館捷運站在水源市場的出口有一個吹薩克斯風的,那真的是油到爆了,油倒好像任何指尖的動作都完全是機械性的。就像,就像我第一次聽到瓦薩里彈蕭邦,心裡想怎麼會有人這樣彈鋼琴,完全不見任何內心的痕跡。
所以極端的音樂性或什麼性的表現跟油的差異到底在哪裡?譬如可以說「xx性」是出於一種形式上的考量,而油就是一種機械的模仿嗎?但是者兩者有時很難區分,譬如有些沙龍的照片,也不能說完全是模仿,然而感覺就是很油。事實上,當我們說照片很「沙龍」時,它跟油意思就稍有不同。
有一種說法也許是有道理的,就是「形式」自從成為藝術當中一個重要的標準之後,它就被賦予了某種有機體般的生命。這也意味著它有一個興衰生滅的過程。而「油」通常暗示著一種形式風格的發展已經過了巔峰,而逐漸走向衰亡的過程。我們說他「油」,意思就是他喪失了某種原創此技巧的人所該有的心理狀態。
然而這正是整個「形式論」最弔詭之處,表面上這是以「形式」為評價一切的最高標準,但事實上如果形式本身是最高的,那他就無法決定形式與形式之間的高下或興衰,同樣的情況就像上帝與愛情,如果上帝與愛情是這世代最高的價值,那就沒有任何東西可能證明他們的價值。所以一定有一個東西比形式地位更高。
最後我們還是要回到內心,只是現在我們換一個說法,我們不會直接說他們,而會說安排的巧妙與否?形式與理念搭配與否?作品在社會脈絡下的延伸性如何?作品的意涵豐富與否?我們甚至於只會細細的描述,提供各種觀看的角度,而不做判斷。這些做法無一不是在避免「內心」這種老調牙的評論標準再度出現。
想想就覺得好累,還不如對那些油油的作品說一句俗爆了來的直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