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我們該怎麼樣看任航這樣的攝影?也談《我有一個憂鬱的,小問題》

攝影 任航

任航的去世在我臉書同溫層當中忽然掀起了一陣討論的熱潮,有些是哀悼他的早逝,有些是對於這些忽然出現的感傷感到厭煩。我發現大多數的意見不論是正面或是反面都跟攝影沒有直接的關係,所以我想談一些作為攝影創作者的感覺。

西方視野下的中國悲劇

我們都熟悉這樣的故事,一個中國的、年輕的、同志藝術家,透過某種暴露的、行為的創作,挑戰了保守的、威權的中國,最後自殺身亡,其悲劇性的隕落,更增添了其藝術的傳奇色彩。很明顯的這是一種西方的視野,觀者將任航的人與任航的作品與當代中國的政治社會相聯繫,然後據此描述一個衝突與對抗的關係。但是同時我們也對於其中制式化的觀察感到厭煩,譬如「個人/國家」、「同志/正常社會」、「行為藝術/傳統藝術」這類的對立,又或是「主體與裸體」這類的等式。這些聽起來都太過於合理,以致於讓人懷疑其中只是根據一種既成的論式。

私攝影?

於是我們進入一個看似比較攝影專業式的討論。我們會說任航這樣的作品在攝影史上並不少見。譬如有人會提出 Nan Goldin,這位美國私攝影的大家,然後說在當時其實她就像任航ㄧ樣,拍攝一群邊緣的人。或是有人會一步分析任航的攝影技巧,像是閃燈直打的方式,如果看過《這就是當代攝影》的朋友應該都不會陌生,作者在「私密攝影」這一篇章,特別以 Nan Goldin 或是荒木經惟這樣的攝影師為例,說明他們如何運用直白的關係或是隨性的構圖,讓觀看者進入那個私人的世界。我還看過有人談論 Mapplethorpe 跟任航,把裸體描述成一種性別意識的挑釁與宣言。又或著是荒木經惟,雖然除了裸體之外我看不出兩者的任何關係。

上面這些討論都有一些根據,但是我總是覺得怪怪的。我們真的可以談到這麼多嗎?任航的特殊真的只能放在上面這些脈絡之中嗎。而在這當中又有一個問題一直刺痛著我,那就是攝影藝術真的就只能這樣討論嗎?不只是那些將任航與各種社會的、文化的與攝影史的議題的連結,還有那些反過來質疑任航根本沒有那麼深刻的意見。在那背後有一句潛台詞,那就是任航的作品根本不是藝術,或者,任航的攝影是藝術,因為他與這麼多有意義的議題產生了關係。

攝影如何才能是藝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回顧歷史。攝影做為藝術,具體而言是指三次的嘗試:第一次是攝影與繪畫的結合,有些攝影史將之描述為畫意派。這時候的攝影,認為攝影如果能夠像繪畫ㄧ樣,那攝影就是藝術。這種風格並沒有想像中消失得快。即使到今天我們還是可以看到許多攝影作品致意於一種暈染、朦朧與柔美的風格。第二次是藝術化的報導攝影,我們比較熟悉的攝影大師,譬如布列松、Paul Strand 都屬於此類。他們拍攝像是報導ㄧ樣的畫面,表現攝影直接、銳利的畫質,但是同時他們又有一種藝術化的考慮。一方面他們仍然講究畫質、編排乃至於裝裱,以致於有人稱他們為後期的畫意派。另一方面,他們利用攝影的原因是非常現代主義的(也是藝術的),他們像要在事物本身之中超越。這句話原本是 Walker Evans 所說,但是在 Susan Sontag 看來所有現代主義風格的攝影作品都在實踐這件事。

第三次攝影的藝術化是 1960 年代的觀念藝術家,他們更成功地將攝影引入了藝術之中。只是他們的理由會讓現在的攝影師難以接受。他們運用攝影並不是認為攝影很具有藝術性,而是反過來,攝影在他們眼中是一個與藝術無關的東西,譬如它的自動化遠離了作者操作,它報導的性格遠離了上層藝術。而這種將攝影的反藝術性做為藝術的模式,某部分被後現代藝術家繼承,譬如他們喜愛拍照,不是因為照片反應真實,或是值得典藏(許多台灣的藏家仍然從這一條路去證明攝影的價值),而恰恰相反。攝影與真實的關係曖昧,而且攝影可以大量複製,這些都讓後現代論者可以拿來挑戰過去現代主義重視原作與真實的藝術觀。

如果拿這些攝影可以是藝術的理由去檢視任航的作品,對我而言他實際上更像是一個集成(而集成恰恰是非常當代的)而非特例。我們從張溪溟在 2013、2014 跟拍任航完成的紀錄片《我有一個憂鬱的,小問題》中也可以得到一些線索。

一個藝術的活動,就是與一切毫無關係

任航的照片有純粹視覺上的層面。在紀錄片當中,他經常在拍照時說「太漂亮了」。確實我們從那些模特兒姿態的擺弄中感到那種線條、色塊的關係,一種純粹形式上的愉悅。特別如果相比於 Nan Goldin 這類私攝影家,任航照片之中甚少現場的資訊。但是相比於 Mapplethorpe,也沒有那種抽象的暗喻以及由此產生的挑釁。當然我們不能說任航屬於畫意,畢竟狹義的畫意攝影已經離我們很遠,而且更多時候任航將眼前的人物進行了溫和的轉化,而不像畫意攝影那樣直白的象徵。譬如有些任航拍攝人體背面的照片,跟許多將人體物質化的現代主義攝影師如出一徹。但是這時候我們又會發現,即使任航拍攝了一個像青椒的人體,但是照片中的光線並沒有像現代主義那樣充滿變化。我猜想這是因為任航也沒有強烈的要將眼前的朋友轉化為物體,如果是的話,他就會選擇一種拍攝雕塑而非紀錄現場的擺設方式。任航看起來根本沒有考慮這些,他只是拍他的朋友,他只是進行一個活動。

這一點讓任航與觀念攝影產生了連結。如同後者喜歡行為、計畫一樣,任航在紀錄片當中也一直心心念念的想要帶朋友上大街裸奔。影片當中紀錄他與政府單位爭辯的過程,凸顯了任航與傳統中國的對立。就像我在 PS1 看到策展人描述鄧泰在暗夜裸奔,是一種對於保守世界的挑釁。但是我認為這個導演與 PS1 的策展人恐怕都忽略的行為藝術(觀念藝術)的另外一面,行為並不只是為了跟觀念或是社會議題連結(對抗),而是為了逼近藝術自身。

過去的藝術有太多被觀看的考慮,而行為藝術家正是想要掙脫這些,讓藝術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事件。就像那些行為藝術家自居於一個藝術世界的邊緣,任航代表了生活在城市之中的年輕藝術創作者,他們與「傳統中國」的歷史沒有那麼強烈的連結,與當代世界卻也沒有真正的聯繫,他們處在一種文化中的間隙,或著更限縮一點說,一種當代藝術中的間隙。在紀錄片中任航的朋友有些也是搞藝術的,他們經常抱怨一些毫無迴響的事情,但是同時,有趣的是,這種徒勞反而更堅定他們的信念。

確認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

當我們快速地思考任航與過去攝影藝術的關係,再回過頭來看那些急忙將任航標舉為藝術或是非藝術的說法都有些無法成立。因為他們都沒有說明他們所認定攝影做為藝術的理由是什麼?是畫意的?現代主義式的?還是觀念藝術的?而任航或許也不完全在乎這些。這並不是說任航不在意攝影或是藝術,我總認為說一個人是素人是一個過度輕易地描述。相反的,我認為任航多多少少的吸收了各種藝術的方式,現代主義的、時尚的與行為藝術的。他在片中也經常提及那些西方藝術史上的經典案例,這說明他一點都不是一個反藝術的素人。

但是說到底,他不是基於這些考慮行事。我一直記得紀錄片當中任航說的另一段話,他說:「我只是想做一個人,所以做這些事情。但是這些事情很諷刺的又會回過頭來,讓我成為一個不正常的人。」

表面上任航就像所有的年輕人一樣,聚在一起,笑鬧、拍攝。然而你心裡知道,在某一秒鐘,在某一條界線背後,你的世界就會忽然的崩潰。在任航看來,那個讓一切崩毀的源頭,這可能就是他的憂鬱病,但同時這也可以是壓迫,可以是災變,可以是無法挽救的錯誤,可以是絕望,我們並不清楚。而攝影在這裡的嘗試是,我們在完好如常的時候,拿起相機,珍而重之的去凝視那些可能讓我們崩毀的。這是一種儀式,一種我現在活得好好的宣言,至於是不是藝術,並沒有那麼有關係。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誰能告訴我創作是什麼?

最近在想一個笨問題,到底創作是什麼呢?通常我們都是觀察到一些已經成名藝術家是老師或是前輩,然後從他們的行為與作品當中,得到一個模糊的創作定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樣行不通。當討論藝術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到底是不是在說同一件事情。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各種創作的定義,譬如面對自己、表現自己、證明存在、發現真實、視覺刺激、得到滿足、人類本質或是融貫說、形式說這類的答案。 如果我們抱持著藝術可以有多種定義或甚至不必定義,那其實問題也就結束了。譬如運動也是一個在寬鬆定義下進行的活動,很少人會追問運動的本質。但是創作是這樣嗎?舉例而言,我們常常秉持一個綜合性的標準:所謂的好作品,就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特殊、然後產生某種轉化,然後又連結到某種已知的意義或是現實的作品。至於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哪一個只是附加的好處,我並不清楚。而且這比起以藝術現實為藝術的想法,並沒有好到多少。 假設我們想要進一詢問在這諸多定義之中,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那各種關於內容的說法,譬如透過藝術連結真善美、社會現實與人類歷史的率先會被排除,因為在我的經驗之中,藝術品是在處理內容,而不是內容本身。像是有好內容的作品可能有濫形式,有敗德的內容卻可能有好形式,後者在我看來當然更像是藝術品。 那趨向個人內在的解釋呢?如果藝術是一個面對自己的活動,事實上常常也是,那我們要如何跟別人討論呢?當我們說藝術很難有一個普遍的標準,這跟藝術只能心證還是有相當的距離。這就像我們討論觀念(譬如正義)跟說今天感覺天氣很冷,雖然都是主觀的,但在嚴格意義上是不同的知識範疇。還有一種說是說藝術是抒發自己,其實我很相信這一個,然而抒發自己的手段有很多,從大叫到唱詩都是,我們很難說這都是藝術。即使是好了,我們一樣要面對如何討論的問題。 所以最後我唯一能夠接受的,只能藝術是一種感性形式上的翻新。這也符合我們一般的經驗。創作者不管處理的題材、內容有高有低,有嚴肅有不嚴肅,但是共通的是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感性經驗,而這是世界上其它活動所無法替換的。 然後這裡仍然有問題,所謂的新,即使我們定義為「前所未見」,那仍然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新的對象是誰?是創作者自己覺得新?還是觀者也要覺得新?如果只考慮創作者,那一個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藝術家每天一定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新。如果是後者,哪些觀者是我們要考慮的?是藝術家還是所有人? 另外一個也很...

類型學

貝克夫婦 最近幾年台灣超愛講類型學,但是我總是覺得哪邊不對勁。直到最近看一篇文章講deadpan跟貝克夫婦。裡面強調貝克夫婦的作品有一個特徵就是刻意降低環境細節,不論是社會的、文化的還是自然的(譬如有時間感的天光),他們甚至抹除可以作為比例尺的物件,好讓他們的東西看起來不是在一個具體的環境之中。如果我們跟The Americans,或是Edward Steichen的聯展The Family of Man放在一起看,他們都有一種從國族之中解放出來的心態。貝克夫婦的作品當然仍然是社會的,但是那個社會的知識(way of knowledge)是與觀看的方式(way of seeing)而非一些文化的符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而台灣很多宣稱具有類型學的概念的作品,缺少了那個表現idea type的抽象氣質。他們並不是將許多東西並置,然後透過那種相似性,看出一個事物「形式」。反而比較像是拍攝一個已知的類別,然後方方面面的去表現它們在現實之中不同的特色。同時,我們也很喜歡帶入環境的線索,好像是在告訴觀看的人這些重複的事物,是某種區域美學的展現,這與貝克夫婦脫離特定時空的做法相異。最最最直觀上差異就是,貝克夫婦的東西明明是很deadpan的,但是不知道為何「台灣類型學」視覺上的張力都馬要很強。強到你會一直覺得你處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而不是抽象的某種理型世界之中。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怎麼樣才是類型學,你也可以做一個作品然後完全沒有這些特徵,然後宣稱跟類型學有關,只是那個關聯就只是拍很多同類型的東西,然後構圖在中間,望文生義的程度其實跟觀念攝影就是講觀念差不多。

好照片要有故事性?

攝影鬼打牆之二是故事性,我猜應該是討論熱度數一數二的關鍵字。我們都聽過一個說法:「好照片要有故事性」,但實際上這個說法包含了好幾種不同的意思。有些人提的故事性是指要有一種戲劇的情節。有些人說的是要與現實有關係,譬如我拍這個人,要讓觀眾從照片中可以理解他的背景乃至於生命經歷。有些人說的故事是一種虛構的能力,這時就不一定是要有情節,或著是再現對象的現實處境,而是從現實之中創造、幻想出一個新的東西。 我們很明顯可以發現這幾種說法根本講的完全不同,甚至彼此衝突。譬如以故事為一種現實的延伸,跟故事作為一種虛構的技藝就有一種緊張的關係。而這個矛盾的現象根本上由於我們對於故事的不同理解產生。John Berger與Susan Sontag曾經有一場對談,他們從故事的起源說起,故事是一個在真實與幻想之間的奇特存在,而John Berger側重故事與真實的關係,故事是如何呼應了心中的情感與經驗。但是Susan Sontag提及故事的另一種型態,我們可以完全對故事沒有經驗,但是依然喜愛。 John Berger修正他的說法,將故事描述為撰寫者、記述者,與聽者三者之間主觀的交會。但是Susan Sontag說她無法感受到後兩者的作用(因此故事可以只是一個撰寫者的幻想,一種人文界的科幻小說)。Sunsan Sontag認為這或許這與「說/聽」故事與「寫/讀」故事的型態不同,將聽的過程中,讀者可以幻想自己同時是一個聆聽者,也是其中一個角色。Susan Sontag不同意John Berger混同「說」故事與「寫」故事。她認為一旦進入「寫」故事的歷程,那就是另一種型態的故事。譬如故事中有各種寫作形式的操作,像是將多個故事合在一起,類似於電影蒙太奇的手法。所以寫故事是一種相對於說故事飛躍的變化或擴張。 John Berger認為其實在說故事當中,也存在於這種多個故事並存的現象。Sonsan Sontag認為在程度上仍有不同,小說中可以打破時間性,對於某一小時並置的現象詳加描述,但是口說則不能。John Berger提出夢境以為比喻,夢中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是有意義的,就像故事一樣提供一個融貫的形式。而Susan Sontag對此感到不解,並懷疑為何故事必須要有意義,或是對於人生有所關係,這僅僅是故事的一種類型,還有許多故事並不會(需要)勾起特定的人生經驗。 原本的對談很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