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關於影像與壓迫

但今天,已不存在任何的替代者,世界是一個單體,一個已變得不可忍受的單體。你可能會問,這世界可曾有過可以忍受的時候?這世界難道還少過痛苦,少過不公,少過剝削?或許我們没必要做這樣的清算,但你也應該知道,现在這個世界的不可忍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歷史成就的。只要上帝存在,只要先在秩序的幽靈還在飄蕩,只要世界上還有大片土地尚未被人知曉,只要人還相信精神和物質之間存在區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仍然可以為世界的可以忍受找到合理的依據),只要人還相信人類生來就不平等,世界就並非不可忍受的。——John Berger,攝影的異議


John Berger在《攝影的異議》中曾經談到切格拉瓦的一張照片,那是他死掉的時候有一群醫生圍繞在他屍體身邊,看起如此冷峻,彷彿昭示了純粹的死亡。當時許多媒體把這張照片當成整個反抗運動的失敗,但是John Berger的看法不是這樣,他認為這張照片有另一層意義,那就是告訴世界上的人,一個人反抗世界的壓迫可以做到什麼程度。照片在此不只是一個事件的紀錄,而是一個人展現的可能性,一個意志的紀念碑。

John Berger以這樣的照片去對照一種資本主義的影像觀。什麼是資本主義的影像觀呢?那就是透過影像將ㄧ切等值。譬如一場車禍的畫面跟屏東有一隻豬會算數出現在間隔不到五秒的新聞;一個巴勒斯坦的士兵哀痛死去的同袍,跟一個以色列的士兵一樣悼念同袍的照片,放在紐約時報同一個版面當中,在這裡,影像活生生的脈絡,複雜的因果關係與異質的存在都被去除了,用John Berger的話來說,一個男子哭泣的照片跟一張火山照片就此並無二致。而資本主義社會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將作為主體的人,轉變為可以計算、動員與刺激消費的單位,影像不再是反映真實,而是壓平真實為控制所需的樣子。

沒有什麼比起現在的台灣最能反映這種扁平化的世界了。我們看到人權跟能源政策、國家定位在白紙上成為同等的選項;又像是一張 Line的宣傳貼圖與人的真實悲苦同樣讓人信服也不信服。這當然是荒謬的!人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有一群人活生生的、長期的被壓迫,如此巨大的事實,如今卻被整編在幾句話之內。但是捫心自問,我也不真的了解弱勢的處境。我不像護家盟他們有很多同志的朋友,我只是偶爾聽到有人自殺,或是過的很不開心,一直吃憂鬱症的藥。如同大多數人ㄧ樣,我心裡感到難過,同時我什麼都沒做,因為那些事情終究離我遙遠。

然而壓迫這件事並不是只有在同志當中。壓迫是無所不在的。窮人、婦女、不會社交的人、長得不好看的人、少數族裔,以及殘障等等,只要身而為人,我們就活在各種莫名其妙的壓迫之中。不需要有多少進步意識,我們都能回想起某一個吃鱉的時刻,某一個我們心想憑什麼看不起我,但是自己又確實覺得卑屈。譬如我永遠記得我穿著北面外套在一個New York貴公子party之中那種寒傖之感。我也記得我拿著愛心票去搭捷運,被捷運人員好心驗票,然後又好心的取消我的愛心票的識別聲音。雖然這些相比於同志的處境的輕微很多,但那就是我人生之中所受到的壓迫。

不幸的是,人之所以悲哀就是我們無法同理的卻想像別人的情況,譬如有人是殘障卻歧視窮人,有人是少數族裔卻歧視婦女,有人比較窮卻歧視同志。我有時候在想,這是因為當歧視一個族群的時候,我們覺得我們比較正常,就像小時候班上總是有人跟著大家一起霸凌別人。大部分人之所以覺得自己不歧視別人,是因為我們以為歧視是我想害他,我想打他,我覺得我看不起他。但歧視是不自知的,是在意識沒有發動之前,就轉頭、皺眉。是一種莫名奇妙樹立的分類,是一種過度的親切,收緊下巴的微笑,因為這些事情太難以察覺了,我們竟然會覺得自己不是個壞人,甚至有人覺得自己很有愛,那都是對於自己有太高的估計。

在這當中最隱微的歧視其實是透過觀看。每一張苦難的照片一方面把真實的對象從脈絡中剪下,一方面讓觀看的人覺得自己變得正常。John Berger稱此為照片的本質:拍下照片的瞬間與照片被觀看的瞬間永遠是斷裂的。蘇珊桑塔格對此的批評我們都很熟悉,觀者永透過照片永遠只能看到苦難在照片中的樣子,而非苦難本身。但是John Berger試圖找回攝影的意義。他認為某些照片,它能夠回復人的主體。這可以透過兩個方向努力:一個是攝影之外的,就是去回溯歷史與記憶,使得照片重新回到具體的語境。另一種是在照片當中,發現某種畫面部分與部分之間的「同一性」。譬如兩個人眼神的對望,或是衣領與手勢之間的關係。這些東西並無法提供意義,但John Berger認為圖像本身就具有一種啟示。

我其實不太懂這個意思,有什麼樣的照片可以在這個等值的影像世界擺脫成為奇觀、資訊與簡化的事實的宿命?John Berger的方法是拓展照片這個斷面的深度,它期待人們觀看照片的時候能夠像聆聽故事一樣,觀者/聽者將自己參與在其中,把照片視為關於現實觀點總合,而非一個簡單的證據。但是我對此感到悲觀,因此沒有什麼故事能夠擺脫被這個社會化約的宿命。就拿切格瓦拉的死亡來說,即使觀看者想到了他的ㄧ生如何反抗不義,但這件事也已經被給予了一個位置。

我所期待的,是讓照片脫離這一切。我們確實不能透過照片讓人「感受」世界的不平等,讓人「看見」一個活生生的生命,但是我們可以讓照片跟所有類別無關,而我認為這或許對於現下的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所謂的歧視的根源並非來自於惡意,而是拒絕看到真實。我曾經聽過一位家長很得意的說,她告訴她的小孩公園裡面的流浪漢是喜歡睡在公園,而不是因為貧窮沒有地方去,因為她覺得小孩沒有必要知道那些。我當時完全愣住了,我知道我不論給她看不多少照片,她都會選擇隱藏其中關於世界的真相。

但是這正是照片存在的意義,我們可以將ㄧ切的話語、文字與影像都當成觀點,接受我們接受的,忽視我們所害怕的。可是一張無法被劃歸的照片,自始自終就在那裡。它的存在,就是對於這個整編的世界的抗議,是陳述一個基本的事實: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事物的存在是無法被化約。

當我們體認到這件事,我們也許還是很消極,這也是正常的,但因為了解到世界還有許多其它難以理解的部分,這或許會使我們至少不要成為壓迫的一方,不要積極地去做一件事,然後沒來由地讓另一群人身陷在制度性的壓迫之中。不要明明知道有人會因此痛苦甚至死亡,卻宣稱這是善良之必要。人生活在世界上已經很慘了,能夠讓大家減少痛苦一點,或著能夠不做一個製造大家痛苦的事情,就是身而為人對於其它存在能夠給予最卑微的善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誰能告訴我創作是什麼?

最近在想一個笨問題,到底創作是什麼呢?通常我們都是觀察到一些已經成名藝術家是老師或是前輩,然後從他們的行為與作品當中,得到一個模糊的創作定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樣行不通。當討論藝術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到底是不是在說同一件事情。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各種創作的定義,譬如面對自己、表現自己、證明存在、發現真實、視覺刺激、得到滿足、人類本質或是融貫說、形式說這類的答案。 如果我們抱持著藝術可以有多種定義或甚至不必定義,那其實問題也就結束了。譬如運動也是一個在寬鬆定義下進行的活動,很少人會追問運動的本質。但是創作是這樣嗎?舉例而言,我們常常秉持一個綜合性的標準:所謂的好作品,就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特殊、然後產生某種轉化,然後又連結到某種已知的意義或是現實的作品。至於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哪一個只是附加的好處,我並不清楚。而且這比起以藝術現實為藝術的想法,並沒有好到多少。 假設我們想要進一詢問在這諸多定義之中,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那各種關於內容的說法,譬如透過藝術連結真善美、社會現實與人類歷史的率先會被排除,因為在我的經驗之中,藝術品是在處理內容,而不是內容本身。像是有好內容的作品可能有濫形式,有敗德的內容卻可能有好形式,後者在我看來當然更像是藝術品。 那趨向個人內在的解釋呢?如果藝術是一個面對自己的活動,事實上常常也是,那我們要如何跟別人討論呢?當我們說藝術很難有一個普遍的標準,這跟藝術只能心證還是有相當的距離。這就像我們討論觀念(譬如正義)跟說今天感覺天氣很冷,雖然都是主觀的,但在嚴格意義上是不同的知識範疇。還有一種說是說藝術是抒發自己,其實我很相信這一個,然而抒發自己的手段有很多,從大叫到唱詩都是,我們很難說這都是藝術。即使是好了,我們一樣要面對如何討論的問題。 所以最後我唯一能夠接受的,只能藝術是一種感性形式上的翻新。這也符合我們一般的經驗。創作者不管處理的題材、內容有高有低,有嚴肅有不嚴肅,但是共通的是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感性經驗,而這是世界上其它活動所無法替換的。 然後這裡仍然有問題,所謂的新,即使我們定義為「前所未見」,那仍然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新的對象是誰?是創作者自己覺得新?還是觀者也要覺得新?如果只考慮創作者,那一個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藝術家每天一定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新。如果是後者,哪些觀者是我們要考慮的?是藝術家還是所有人? 另外一個也很

類型學

貝克夫婦 最近幾年台灣超愛講類型學,但是我總是覺得哪邊不對勁。直到最近看一篇文章講deadpan跟貝克夫婦。裡面強調貝克夫婦的作品有一個特徵就是刻意降低環境細節,不論是社會的、文化的還是自然的(譬如有時間感的天光),他們甚至抹除可以作為比例尺的物件,好讓他們的東西看起來不是在一個具體的環境之中。如果我們跟The Americans,或是Edward Steichen的聯展The Family of Man放在一起看,他們都有一種從國族之中解放出來的心態。貝克夫婦的作品當然仍然是社會的,但是那個社會的知識(way of knowledge)是與觀看的方式(way of seeing)而非一些文化的符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而台灣很多宣稱具有類型學的概念的作品,缺少了那個表現idea type的抽象氣質。他們並不是將許多東西並置,然後透過那種相似性,看出一個事物「形式」。反而比較像是拍攝一個已知的類別,然後方方面面的去表現它們在現實之中不同的特色。同時,我們也很喜歡帶入環境的線索,好像是在告訴觀看的人這些重複的事物,是某種區域美學的展現,這與貝克夫婦脫離特定時空的做法相異。最最最直觀上差異就是,貝克夫婦的東西明明是很deadpan的,但是不知道為何「台灣類型學」視覺上的張力都馬要很強。強到你會一直覺得你處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而不是抽象的某種理型世界之中。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怎麼樣才是類型學,你也可以做一個作品然後完全沒有這些特徵,然後宣稱跟類型學有關,只是那個關聯就只是拍很多同類型的東西,然後構圖在中間,望文生義的程度其實跟觀念攝影就是講觀念差不多。

讀中平卓馬《為何是植物圖鑑》

對於已經累積許多攝影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或許會讓你砍掉重練。 決鬥寫真論 一般熟悉的日本攝影,可能會是 荒木經惟 或 森山大道 那樣──晃動的畫面、顆粒的質感、攝影家的私密視角與充滿慾望的街頭。而 中平卓馬 (1938-2015)在其中,就像個奇怪的存在。他早年的確也拍攝那些看似粗獷、充滿作者視角的影像,可是忽然之間,他的照片變得毫不私密,甚至我們看不出其中有任何「人味」。台灣讀者或許因為 《決鬥寫真論》 認識了這位身兼評論家與攝影家的傳奇人物,但他的攝影理念與風格仍然像是一個謎。 《為何是植物圖鑑》 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他,特別是他如何從早期個人性強烈的風格轉變到後來如他所說:「一種『去除作者表現』的攝影,會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更有趣的是,這本書也衝擊了我們對於攝影理所當然的想法,我約略提出如下: 1. 攝影不是藝術 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平卓馬映像論集 首先我們會受到挑戰的,可能是攝影與藝術的關係。對我們來說,攝影是不是「藝術」似乎不太有爭論,攝影當然是藝術,這麼多攝影作品出現在藝廊、美術館與博覽會,怎麼不是藝術呢? 但中平卓馬說:「攝影不是藝術! 」這裡有一個限定,他所談論的藝術,很多時候是指一種「表現」技藝,也就是創作者藉由作品表達自己的主觀情緒,所以他說「近代藝術是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藝術」。他認為攝影不應該是這樣,而是要「避免人的主體意識恣意的投射在對象之上」。也就是說, 攝影只是記錄。 他從攝影的「詩意」進一步解釋。書中引用一位讀者投書,讀者問中平卓馬:為什麼放棄了早期照片中的詩意?中平卓馬說確實如此,早年在攝影同人誌《挑釁》時期,他想追求主流之外的影像,所以他的攝影個人性強烈。其中也包含一些夜晚的照片,他發現,夜晚的陰影會賦予照片某種詩意,使得照片中的事物看起來不像它本來的樣子(相對於白天而言)。後來他放棄這個做法,他開始相信「一張張照片並非內心圖像的表徵,只是現實的記號」,而個性化的圖像,卻會瞬間被收編在那套追求表現的藝術系統內。 因此,他也反對手作或是暗房操作,即使《挑釁》時期曾製作一些手作書,他仍認為「以素人手作的邏輯為匿逃所,恐怕也於事無補」。所以在 《為何是植物圖鑑》 中, 他拒絕人為的痕跡,包括意象、詩意、陰影乃至一切隱含其中的情緒 ,而主張用直接、清晰、不帶情緒意見的「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