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從蔡英文到布希亞

前陣子有一張蔡英文在巡視災區時微笑的照片,後來發現這一張照片有一個未裁切的版本。本來這是一個討論攝影性質的好機會,但是在台灣卻激起一堆政治魔人的情緒。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從蔡英文到底誠不誠懇的問題稍微回到影像本身,看看過去有什麼樣的觀點是可以在此印證。

為了避免政治魔人亂入,我舉另一個國外有名的微笑照片。阿富汗戰爭的時候曾經爆出一件大事,就是有個長相甜美的美國女大兵在一個戰俘死屍旁邊微笑並且比一個讚。這張照片成為了美國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事件(Abu Ghraib torture and prisoner abuse)最具代表性的一張,它是如此有力的證實美軍的冷血無情,沒有裁切,也沒有後製。

但是有一個美國紀錄片導演莫里斯(Errol Morris)不知道哪根筋不對,他覺得這張照片有問題,真實原因可能是,他曾被人指控紀錄片有造假,所以他寫了一大本書《所信即所見》,告訴我們真假有多難判斷。書中討論了許多知名的案例,譬如芬頓(Roger Fenton)的《死蔭幽谷》與羅斯坦(Arthur Rothstein)的牛頭枯骨,另外有一章就在討論那個比讚的女大兵照片。據作者研究,這張照片不能完全解釋為美國大兵真正的開心。因為他尋訪專家,發現其實人在真正開心的時候,眼睛上方的一小片肌肉會緊縮。反之,如果僅僅是出於一種社交理由而微笑,那個肌肉就無論如何都不會動。而阿布格萊布的女大兵就此看來只是一個社交性的微笑比讚。

這個研究我覺得蠻...蠻不知道怎麼講的。但是它反映一種柯南式的心態:真相只有一個,不論照片有多麼可疑,透過細微的探求,我們總能挖掘出照片記錄下的東西,也就是真實。某種程度上,這也接近我們常識上的看法:即便照片多麼容易受到拍照的時機、角度、搭配的文字、事後的裁切等等影響,照片總是說出什麼,只是說出的內容與我們一開始所想往往很不一樣。

與「總有真實」觀點相對的就是攝影評論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她的態度剛好倒過來,她不是去發現照片總能描述什麼,而是強調照片總是說不出什麼。譬如她舉越戰時候一張美國大兵操作機槍的照片。它竟然先後被徵兵與反戰團體使用,只因為搭配了不同的文字。另外一個例子是她對於照片傳達痛苦的質疑,她一再強調照片不能代言真實對象的痛苦。所謂的苦難照片最終只是作為一種驚駭,然後逐漸讓人道德麻痺。

與她持相近觀點的是美國攝影師瑪莎羅斯勒(Martha Rosler),她反對傳統的紀實攝影師,總是前去一個地方,宣稱發現這邊的人的悲慘。她認為照片根本沒有辦法「呈現」或是「代言」一個真實的處境。這只是一種雙重的剝削,讓當地民眾為現實所迫之外,又被鏡頭壓迫。因此,她自己的照片既不拍攝窮困地區的人們,也不代言一個整體的事實。如果回到總統微笑照片的討論,桑塔格跟羅斯勒應該會從根本上認為就算拍攝到一個人哀戚神情也無法反映當地真實的痛苦。

蘇珊桑塔格說法影響了很多西方影像評論家,他們談論照片的起手式就是懷疑照片,以致於甚至有人覺得為什麼攝影評論家都很恨攝影。想當然這也會激起一股反動。茱蒂絲巴特勒(Judith Butler)在《戰爭之框》中就反駁蘇珊桑塔格的說法。細節不論,重點是她強調照片總能夠「描述」什麼。這個觀念與《所信與所見》是接近的。但是我們切記,這跟政治魔人看到照片,認為這張照片就是在說這個是截然不同的觀點。Judith Bulter在強調照片描述功能的同時,她並不否認照片本身充滿了歧義、曖昧。

第三種可以讓我思考照片與真實關係的是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他提出的「擬像」之說表面上好像是在講真實是虛假的,所以跟上一種總是懷疑的觀點很像。但其實他說的更像是虛假是真實的。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才能解釋蘇珊桑塔格為什麼這麼討厭他,後者的主張是將ㄧ切扯平,而前者痛恨這種後現代的說法。在“Simulacra and Simulations”一文中布希亞舉了一個蠻好笑的例子。他說假設有一個人很自覺地要「扮演」搶銀行,結果是他還是會把銀行裡的顧客嚇到心臟病發,他還是可能會被警衛打死。按照「總有真實」這一派的觀點,這個比喻太誇張了,因為我們還是可以去比較這個扮演搶匪的人,跟真實搶匪在面部肌肉、肢體動作上面的不同,說出這個笑是冷笑,那個笑是演員的假笑。

但是布希亞說的不是人無法分辨真實,而是真實是建立在「擬像」之上。因為對於觀看的人而言,他們對於搶劫最真實的判斷可能就來自於電影,所以一個演搶匪的人,其實就是一個真實搶劫的人。乍聽之下這也許有點荒謬,但事實上在當代社會之中,所謂的「真性情」往往就是建立一種複製影像的模仿上,譬如電影、漫畫與MV。這些角色對於觀眾而言恐怕比起真實的人物更真實,人們甚至會說某某人就像電影裡一樣深情。以笑容來說,一個看起來最真誠的笑容,很可能就是指一個裴勇俊在電影裡面的微笑。

關於照片與真實的複雜關係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照片作為一種譬喻。作為一個攝影師,有時我會讓被攝者注意遠方的事物,然後透過相機,拍成一個胸懷大志的模樣。我顯然是在虛構一個不在場的情緒(很多時候被拍的人真的只是放空),但通常我們不會覺得這是問題。類似的情況可見於美國攝影師羅斯坦(Arthur Rothstein)。他為美國農業安全局拍照,然後把一個不在「現場」的牛頭枯骨擺在一個乾涸的土地上,用以說明美國的大乾旱,這件事立意當然是好的。可是後來除了被移動骨頭,甚至被發現這個牛不是乾死,而是冷死。換言之,他不只是挪動了一個不在現場的物件,同時這個物件與他想訴說的事情也沒有邏輯上的關聯。然而據我不正式的統計,過半的人都覺得這樣做並無太大的問題。


這是照片最引人爭議的地方,一方面照片被當成一種譬喻,它就像是任何文字ㄧ樣,可以是一個人主觀的判斷與想像(所以也允許任何形式的變造),但另一方面照片又被理解為一種客觀的紀錄,如實的再現了那個當下(所以強調攝影的某種倫理)。在Paul Graham看來,這純屬一種詩意與敘事結合的誤會,根本解決之道就是讓這兩者分道揚鑣。這樣講不無道理,但同時我又覺得這種混雜或許就是照片有趣的地方,而且未必是無益處的。在一個一切影像都傾向被化約為特定關鍵字的社會,一張無法被明確詮釋的照片,就像是蒙娜麗莎意味不明的微笑,拒絕被指向任何地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誰能告訴我創作是什麼?

最近在想一個笨問題,到底創作是什麼呢?通常我們都是觀察到一些已經成名藝術家是老師或是前輩,然後從他們的行為與作品當中,得到一個模糊的創作定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樣行不通。當討論藝術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到底是不是在說同一件事情。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各種創作的定義,譬如面對自己、表現自己、證明存在、發現真實、視覺刺激、得到滿足、人類本質或是融貫說、形式說這類的答案。 如果我們抱持著藝術可以有多種定義或甚至不必定義,那其實問題也就結束了。譬如運動也是一個在寬鬆定義下進行的活動,很少人會追問運動的本質。但是創作是這樣嗎?舉例而言,我們常常秉持一個綜合性的標準:所謂的好作品,就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特殊、然後產生某種轉化,然後又連結到某種已知的意義或是現實的作品。至於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哪一個只是附加的好處,我並不清楚。而且這比起以藝術現實為藝術的想法,並沒有好到多少。 假設我們想要進一詢問在這諸多定義之中,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那各種關於內容的說法,譬如透過藝術連結真善美、社會現實與人類歷史的率先會被排除,因為在我的經驗之中,藝術品是在處理內容,而不是內容本身。像是有好內容的作品可能有濫形式,有敗德的內容卻可能有好形式,後者在我看來當然更像是藝術品。 那趨向個人內在的解釋呢?如果藝術是一個面對自己的活動,事實上常常也是,那我們要如何跟別人討論呢?當我們說藝術很難有一個普遍的標準,這跟藝術只能心證還是有相當的距離。這就像我們討論觀念(譬如正義)跟說今天感覺天氣很冷,雖然都是主觀的,但在嚴格意義上是不同的知識範疇。還有一種說是說藝術是抒發自己,其實我很相信這一個,然而抒發自己的手段有很多,從大叫到唱詩都是,我們很難說這都是藝術。即使是好了,我們一樣要面對如何討論的問題。 所以最後我唯一能夠接受的,只能藝術是一種感性形式上的翻新。這也符合我們一般的經驗。創作者不管處理的題材、內容有高有低,有嚴肅有不嚴肅,但是共通的是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感性經驗,而這是世界上其它活動所無法替換的。 然後這裡仍然有問題,所謂的新,即使我們定義為「前所未見」,那仍然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新的對象是誰?是創作者自己覺得新?還是觀者也要覺得新?如果只考慮創作者,那一個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藝術家每天一定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新。如果是後者,哪些觀者是我們要考慮的?是藝術家還是所有人? 另外一個也很

類型學

貝克夫婦 最近幾年台灣超愛講類型學,但是我總是覺得哪邊不對勁。直到最近看一篇文章講deadpan跟貝克夫婦。裡面強調貝克夫婦的作品有一個特徵就是刻意降低環境細節,不論是社會的、文化的還是自然的(譬如有時間感的天光),他們甚至抹除可以作為比例尺的物件,好讓他們的東西看起來不是在一個具體的環境之中。如果我們跟The Americans,或是Edward Steichen的聯展The Family of Man放在一起看,他們都有一種從國族之中解放出來的心態。貝克夫婦的作品當然仍然是社會的,但是那個社會的知識(way of knowledge)是與觀看的方式(way of seeing)而非一些文化的符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而台灣很多宣稱具有類型學的概念的作品,缺少了那個表現idea type的抽象氣質。他們並不是將許多東西並置,然後透過那種相似性,看出一個事物「形式」。反而比較像是拍攝一個已知的類別,然後方方面面的去表現它們在現實之中不同的特色。同時,我們也很喜歡帶入環境的線索,好像是在告訴觀看的人這些重複的事物,是某種區域美學的展現,這與貝克夫婦脫離特定時空的做法相異。最最最直觀上差異就是,貝克夫婦的東西明明是很deadpan的,但是不知道為何「台灣類型學」視覺上的張力都馬要很強。強到你會一直覺得你處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而不是抽象的某種理型世界之中。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怎麼樣才是類型學,你也可以做一個作品然後完全沒有這些特徵,然後宣稱跟類型學有關,只是那個關聯就只是拍很多同類型的東西,然後構圖在中間,望文生義的程度其實跟觀念攝影就是講觀念差不多。

讀中平卓馬《為何是植物圖鑑》

對於已經累積許多攝影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或許會讓你砍掉重練。 決鬥寫真論 一般熟悉的日本攝影,可能會是 荒木經惟 或 森山大道 那樣──晃動的畫面、顆粒的質感、攝影家的私密視角與充滿慾望的街頭。而 中平卓馬 (1938-2015)在其中,就像個奇怪的存在。他早年的確也拍攝那些看似粗獷、充滿作者視角的影像,可是忽然之間,他的照片變得毫不私密,甚至我們看不出其中有任何「人味」。台灣讀者或許因為 《決鬥寫真論》 認識了這位身兼評論家與攝影家的傳奇人物,但他的攝影理念與風格仍然像是一個謎。 《為何是植物圖鑑》 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他,特別是他如何從早期個人性強烈的風格轉變到後來如他所說:「一種『去除作者表現』的攝影,會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更有趣的是,這本書也衝擊了我們對於攝影理所當然的想法,我約略提出如下: 1. 攝影不是藝術 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平卓馬映像論集 首先我們會受到挑戰的,可能是攝影與藝術的關係。對我們來說,攝影是不是「藝術」似乎不太有爭論,攝影當然是藝術,這麼多攝影作品出現在藝廊、美術館與博覽會,怎麼不是藝術呢? 但中平卓馬說:「攝影不是藝術! 」這裡有一個限定,他所談論的藝術,很多時候是指一種「表現」技藝,也就是創作者藉由作品表達自己的主觀情緒,所以他說「近代藝術是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藝術」。他認為攝影不應該是這樣,而是要「避免人的主體意識恣意的投射在對象之上」。也就是說, 攝影只是記錄。 他從攝影的「詩意」進一步解釋。書中引用一位讀者投書,讀者問中平卓馬:為什麼放棄了早期照片中的詩意?中平卓馬說確實如此,早年在攝影同人誌《挑釁》時期,他想追求主流之外的影像,所以他的攝影個人性強烈。其中也包含一些夜晚的照片,他發現,夜晚的陰影會賦予照片某種詩意,使得照片中的事物看起來不像它本來的樣子(相對於白天而言)。後來他放棄這個做法,他開始相信「一張張照片並非內心圖像的表徵,只是現實的記號」,而個性化的圖像,卻會瞬間被收編在那套追求表現的藝術系統內。 因此,他也反對手作或是暗房操作,即使《挑釁》時期曾製作一些手作書,他仍認為「以素人手作的邏輯為匿逃所,恐怕也於事無補」。所以在 《為何是植物圖鑑》 中, 他拒絕人為的痕跡,包括意象、詩意、陰影乃至一切隱含其中的情緒 ,而主張用直接、清晰、不帶情緒意見的「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