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劍雨

劍雨不是那種很深刻很藝術的大片。論動作比不上臥虎藏龍考究,論氣氛比不是一代宗師,但是我就是喜歡它,是我心目中最好的武俠片。為什麼?

劍雨的劇本有點中西混雜的感覺。雖然時代設定在中國古代,但是內容說的是一個殺手退隱江湖,想要過正常的日子,過去並不放過她,不免讓人想到許多好萊塢片。所以劍雨的特別之處不是主題,而是它回答的方式。如果這部片的核心問題是,人可不可重新來過(用主角的話就是我可不可還有一個新的人生),那答案已經給出來了。事實上楊紫瓊所飾演的角色從一開始,當老和尚叫她不要執著,她就決定放下,但是不放下的是她的過去,這些過去幻化做各種執著的角色,他們想要復仇,想要變戲法,想要成為男人。他們對於細雨的糾纏,其實就是執著對於人生的糾纏。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很無奈的狀態,我們自己想要重新做人,但是過去的自己並不是說放就放。但是如果我們把眼光從自己或是細雨這個角色移開,然後觀看那些圍繞在身邊的人。我們會感覺他們並不是一種宿命糾纏般惱人的存在,他們確實各有執著(這些執著也包含了想要開始新的人生),但是這個執念卻讓他們變得更具有人性也更為可愛。譬如我為什麼一個人就是想要把戲法融入武功,為什麼到敵手家中就是要煮一碗麵。套句火箭隊的話,他們都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我們會說這是編劇賦予了他們人性,但是如果進一步追問,這件事為什麼讓我們覺得被撫慰。我覺得重點在於觀看人生這件事。中國式的文化有一個特色,就是沒有真正的解脫,因為中國文化不相信超越性這件事。所以即使在片中一開始就引用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說到底主角聽不進去,因為整個文化都聽不進去。但是中國文化怎麼看待人世間無窮無盡的痛苦?按照李澤厚的講法,就是把人生當成審美的對象。以前我覺得這句話很空泛,但是我想起赫塞在《生命之歌》的結尾說:

「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心遠離生活,但是我們可以塑造我們的心去超越偶然,從而不屈不撓地凝視痛苦」

所謂塑造我們的心,就是藝術創作,凝視痛苦就是把生命當成審美的對象。如果用更白的話說,赫塞還有中國式的文化把人生當成了一場戲,每一個人既是觀眾也是角色,所以一方面人可以靜觀自己的生命,一方面把靜觀自己的生命又當成這個角色的意義。最足以說明劍雨當中的「觀看」的是,當轉輪王被細雨打敗,他看著自己,細數身上的創傷,然後用原本的聲音說「妳竟然砍中我十一劍」。我認為在那個當下,轉輪王開始觀看自己,他放棄了自己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的執著,回到了那個自居卑賤卻練就一身武藝的他(也是一個角色),他正在讚嘆竟然有人有如此高的功夫。

這跟西方宗教把人生當成演給奧林匹亞諸神或是上帝的一齣戲不太ㄧ漾。古典西方戲劇中的一個主題就是並不知道人類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不知道為何會遭受這麼多的磨難,他們的救贖來自於被自己以外的存在注視。所以我猜一個基督徒或是印度教徒,他們觀看這部片可能會充滿了疑問.譬如細雨為什麼折騰了半天才能真正得到平靜,張人鳳為什麼折騰了半天才能放下仇恨,綵戲師為什麼一定要把武功跟變戲法連結,雷彬為什麼臨死都要吃一碗麵。為什麼這些人被罪孽與偏執所折磨,但是又從罪孽與偏執之中得到寬慰,為什麼人生要忙這一遭。但是對於中國文化來講,意味深長地去觀看人生白忙著一遭,本身就是人生的意義。

然後我想到照相。大家以為攝影師不是捕捉眼前的對象,要不就是表現自我,但我越來越覺得這兩件事都不是,攝影最迷人的部分,就只是觀看。觀看那些高貴的人、貧賤的人、深愛的人、厭惡的人。看著久了,你與這個世界好像產生了一審美的距離,但是你並沒有離開這個世界,也沒有發現這個世界背後某種本質,如果說這部片對於我的攝影有什麼影響,我覺得就是讓我帶著情感的觀看這一切本來的樣子,然後期待有一張照片它最美的地方就是「就這樣」。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誰能告訴我創作是什麼?

最近在想一個笨問題,到底創作是什麼呢?通常我們都是觀察到一些已經成名藝術家是老師或是前輩,然後從他們的行為與作品當中,得到一個模糊的創作定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樣行不通。當討論藝術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到底是不是在說同一件事情。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各種創作的定義,譬如面對自己、表現自己、證明存在、發現真實、視覺刺激、得到滿足、人類本質或是融貫說、形式說這類的答案。 如果我們抱持著藝術可以有多種定義或甚至不必定義,那其實問題也就結束了。譬如運動也是一個在寬鬆定義下進行的活動,很少人會追問運動的本質。但是創作是這樣嗎?舉例而言,我們常常秉持一個綜合性的標準:所謂的好作品,就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特殊、然後產生某種轉化,然後又連結到某種已知的意義或是現實的作品。至於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哪一個只是附加的好處,我並不清楚。而且這比起以藝術現實為藝術的想法,並沒有好到多少。 假設我們想要進一詢問在這諸多定義之中,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那各種關於內容的說法,譬如透過藝術連結真善美、社會現實與人類歷史的率先會被排除,因為在我的經驗之中,藝術品是在處理內容,而不是內容本身。像是有好內容的作品可能有濫形式,有敗德的內容卻可能有好形式,後者在我看來當然更像是藝術品。 那趨向個人內在的解釋呢?如果藝術是一個面對自己的活動,事實上常常也是,那我們要如何跟別人討論呢?當我們說藝術很難有一個普遍的標準,這跟藝術只能心證還是有相當的距離。這就像我們討論觀念(譬如正義)跟說今天感覺天氣很冷,雖然都是主觀的,但在嚴格意義上是不同的知識範疇。還有一種說是說藝術是抒發自己,其實我很相信這一個,然而抒發自己的手段有很多,從大叫到唱詩都是,我們很難說這都是藝術。即使是好了,我們一樣要面對如何討論的問題。 所以最後我唯一能夠接受的,只能藝術是一種感性形式上的翻新。這也符合我們一般的經驗。創作者不管處理的題材、內容有高有低,有嚴肅有不嚴肅,但是共通的是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感性經驗,而這是世界上其它活動所無法替換的。 然後這裡仍然有問題,所謂的新,即使我們定義為「前所未見」,那仍然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新的對象是誰?是創作者自己覺得新?還是觀者也要覺得新?如果只考慮創作者,那一個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藝術家每天一定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新。如果是後者,哪些觀者是我們要考慮的?是藝術家還是所有人? 另外一個也很

類型學

貝克夫婦 最近幾年台灣超愛講類型學,但是我總是覺得哪邊不對勁。直到最近看一篇文章講deadpan跟貝克夫婦。裡面強調貝克夫婦的作品有一個特徵就是刻意降低環境細節,不論是社會的、文化的還是自然的(譬如有時間感的天光),他們甚至抹除可以作為比例尺的物件,好讓他們的東西看起來不是在一個具體的環境之中。如果我們跟The Americans,或是Edward Steichen的聯展The Family of Man放在一起看,他們都有一種從國族之中解放出來的心態。貝克夫婦的作品當然仍然是社會的,但是那個社會的知識(way of knowledge)是與觀看的方式(way of seeing)而非一些文化的符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而台灣很多宣稱具有類型學的概念的作品,缺少了那個表現idea type的抽象氣質。他們並不是將許多東西並置,然後透過那種相似性,看出一個事物「形式」。反而比較像是拍攝一個已知的類別,然後方方面面的去表現它們在現實之中不同的特色。同時,我們也很喜歡帶入環境的線索,好像是在告訴觀看的人這些重複的事物,是某種區域美學的展現,這與貝克夫婦脫離特定時空的做法相異。最最最直觀上差異就是,貝克夫婦的東西明明是很deadpan的,但是不知道為何「台灣類型學」視覺上的張力都馬要很強。強到你會一直覺得你處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而不是抽象的某種理型世界之中。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怎麼樣才是類型學,你也可以做一個作品然後完全沒有這些特徵,然後宣稱跟類型學有關,只是那個關聯就只是拍很多同類型的東西,然後構圖在中間,望文生義的程度其實跟觀念攝影就是講觀念差不多。

讀中平卓馬《為何是植物圖鑑》

對於已經累積許多攝影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或許會讓你砍掉重練。 決鬥寫真論 一般熟悉的日本攝影,可能會是 荒木經惟 或 森山大道 那樣──晃動的畫面、顆粒的質感、攝影家的私密視角與充滿慾望的街頭。而 中平卓馬 (1938-2015)在其中,就像個奇怪的存在。他早年的確也拍攝那些看似粗獷、充滿作者視角的影像,可是忽然之間,他的照片變得毫不私密,甚至我們看不出其中有任何「人味」。台灣讀者或許因為 《決鬥寫真論》 認識了這位身兼評論家與攝影家的傳奇人物,但他的攝影理念與風格仍然像是一個謎。 《為何是植物圖鑑》 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他,特別是他如何從早期個人性強烈的風格轉變到後來如他所說:「一種『去除作者表現』的攝影,會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更有趣的是,這本書也衝擊了我們對於攝影理所當然的想法,我約略提出如下: 1. 攝影不是藝術 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平卓馬映像論集 首先我們會受到挑戰的,可能是攝影與藝術的關係。對我們來說,攝影是不是「藝術」似乎不太有爭論,攝影當然是藝術,這麼多攝影作品出現在藝廊、美術館與博覽會,怎麼不是藝術呢? 但中平卓馬說:「攝影不是藝術! 」這裡有一個限定,他所談論的藝術,很多時候是指一種「表現」技藝,也就是創作者藉由作品表達自己的主觀情緒,所以他說「近代藝術是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藝術」。他認為攝影不應該是這樣,而是要「避免人的主體意識恣意的投射在對象之上」。也就是說, 攝影只是記錄。 他從攝影的「詩意」進一步解釋。書中引用一位讀者投書,讀者問中平卓馬:為什麼放棄了早期照片中的詩意?中平卓馬說確實如此,早年在攝影同人誌《挑釁》時期,他想追求主流之外的影像,所以他的攝影個人性強烈。其中也包含一些夜晚的照片,他發現,夜晚的陰影會賦予照片某種詩意,使得照片中的事物看起來不像它本來的樣子(相對於白天而言)。後來他放棄這個做法,他開始相信「一張張照片並非內心圖像的表徵,只是現實的記號」,而個性化的圖像,卻會瞬間被收編在那套追求表現的藝術系統內。 因此,他也反對手作或是暗房操作,即使《挑釁》時期曾製作一些手作書,他仍認為「以素人手作的邏輯為匿逃所,恐怕也於事無補」。所以在 《為何是植物圖鑑》 中, 他拒絕人為的痕跡,包括意象、詩意、陰影乃至一切隱含其中的情緒 ,而主張用直接、清晰、不帶情緒意見的「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