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攝影的攝影:張國耀人非人個展


文 / 汪正翔

對於像我這樣不熟悉黑白紀實攝影的人,看國耀的作品很容易陷入一個印象,譬若經典、人文或是惆悵。所以我想先從作品的形式開始觀察。國耀的照片構圖都很嚴整,嚴整的意思是畫面中的每一個對象感覺都是整體的一部分。與此有關的是視覺上覺得很飽滿,即使是留白或遠景,也看起來像是一個有意義的色塊。照片的視角感覺很中性,相較於所謂主體性格強烈的黑白攝影,國耀的照片顯得冷靜很多,一時之間看不出作者的情緒。

這樣的照片讓人聯想到許多黑白攝影的前輩,原因並不是只是因為這些都是黑白的(感覺是廢話),而是一種現代主義的取向。譬如國耀有些照片帶有一種疏離的情調,讓人想起現代主義攝影在台灣初始之時許多攝影家的作品,有些風景的照片甚至讓我想起了張才等人,觀看的人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場景,可是感覺又不像是真實,彷彿進入了一個幻境。人非人的主題也讓人想起了張照堂與姚瑞中等前輩的創作。他們共同拍攝物質化的人形、重構的人體與存在的象徵,譬如佛像或是假人。

但是國耀的照片也有很不一樣的地方,譬如跟張照堂的照片相比,國耀的作品中那種存在的暴力被緩解了,舉例來說,有些照片的人的頭也像張照堂的作品一樣被遮蔽或是與背景消融在一起。這是一種很直觀的讓人失去人的性格的方式。然而國耀的照片更多了一些視覺的趣味,感覺上人不是在一個曠野之中孤單單的存在或重構,而是在一個日常的場景之中暫時的被消解,存在的急迫性也因此沒那麼急迫。與姚瑞中的《小幻影》相較,國耀照片中存在象徵比較讓人親近,他拍攝的假人或是佛像更讓人想起了個人,而不是普遍意義的人。

如果我們想的更遠,拿國耀的作品與那些歐洲街拍大師相比較,國耀的非人並不是那種哲思性的角度,譬如用蒙太奇的手法去凸顯人本身抽象的特質。也不是將人放在社會環境之中的社會人,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透過作者的技術成為美感元素的人。我想強調的是,國曜的非人並不是在一個世界觀又或是整體的哲思之中。

像是有些遠景的照片也可以看到人物如同布列松的照片一樣均勻的錯落在畫面之中,但國耀的照片並沒有強烈到(我不知道強烈是否是一個正確的詞彙)要去彰顯出日常的人也具有某種恆常或是有意義的質素。另外有一些透過俯瞰的視角所拍攝的照片,看起來也有點像是Nagy,但是國耀也不是執意去呈現那樣機端的視角,彷彿世界被重新觀看。而是平行的出入在這些不同的技術之中,然後構成一個國耀認為最美的畫面。

我們可以再舉一例來說明這種特色。當代也有一關於非人的主題,譬如日前後人類,或是一些處理數位時代人物界線泯滅的創作(譬如洪東祿、林欣怡)。裡面的人之所以不是人,或是人的界線鬆動,是因為整個社會文化乃至於科技的背景,影響了我們對人的認識,動畫《攻殼機動隊》
也是如此。相對而言,國耀的作品與現實、議題的連結並不強烈。他的「非人」是在那個攝影畫面之中產生的短暫視覺形象,在那個瞬間之後,也許又一切如常。

在技巧層面上,國耀的創作頗有致意的味道,甚至於像是一種後現代的再創作。在這當中,主題發展不是作者所關心,而更多是一種過往技術風格的精進與回顧。但這可能不是有意發生的,而是國耀在發揮各種攝影語言的同時,自然的趨向了那樣的表現方式,從而再形成主題(而非主題先行)當國耀說,他關心「攝影的攝影」,其實可以理解為,關心攝影語言如何在畫面之中作用的技術,而非畫面之外的主題、觀者的理解脈絡,乃至於攝影者的行為這樣那樣的因素。在當代藝術盛行,計畫、裝置與行為的方式也逐漸滲入攝影之中,國耀堅持一種在攝影之中的創作取向,顯得很是獨特。

最後,國耀相較於同輩的藝術攝影創作者,擁有很高的人氣。平常大家都會開玩笑虧他,但實際上這可能更有一種嚴肅的意義。國耀的作品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覺得可以理解,這絕非國耀的作品通俗,事實上相較於一些時尚感強烈的作品,國耀的照片其實是比較嚴肅而疏離。而之所以能夠被廣泛地欣賞,也許有一個原因是,國耀的創作在台灣攝影的語境之中,正確地說是與傳統紀實攝影的語境相接合。這說明了文化延續在創作與欣賞上的重要性。但觀眾對於國耀的期待也在於此處,如何在一個被理解的意義上,同時出現不可理解的東西,如果那真實的發生,或已經發生,對於台灣攝影來講,都是一個台灣攝影文化的接續與發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誰能告訴我創作是什麼?

最近在想一個笨問題,到底創作是什麼呢?通常我們都是觀察到一些已經成名藝術家是老師或是前輩,然後從他們的行為與作品當中,得到一個模糊的創作定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樣行不通。當討論藝術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到底是不是在說同一件事情。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各種創作的定義,譬如面對自己、表現自己、證明存在、發現真實、視覺刺激、得到滿足、人類本質或是融貫說、形式說這類的答案。 如果我們抱持著藝術可以有多種定義或甚至不必定義,那其實問題也就結束了。譬如運動也是一個在寬鬆定義下進行的活動,很少人會追問運動的本質。但是創作是這樣嗎?舉例而言,我們常常秉持一個綜合性的標準:所謂的好作品,就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特殊、然後產生某種轉化,然後又連結到某種已知的意義或是現實的作品。至於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哪一個只是附加的好處,我並不清楚。而且這比起以藝術現實為藝術的想法,並沒有好到多少。 假設我們想要進一詢問在這諸多定義之中,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那各種關於內容的說法,譬如透過藝術連結真善美、社會現實與人類歷史的率先會被排除,因為在我的經驗之中,藝術品是在處理內容,而不是內容本身。像是有好內容的作品可能有濫形式,有敗德的內容卻可能有好形式,後者在我看來當然更像是藝術品。 那趨向個人內在的解釋呢?如果藝術是一個面對自己的活動,事實上常常也是,那我們要如何跟別人討論呢?當我們說藝術很難有一個普遍的標準,這跟藝術只能心證還是有相當的距離。這就像我們討論觀念(譬如正義)跟說今天感覺天氣很冷,雖然都是主觀的,但在嚴格意義上是不同的知識範疇。還有一種說是說藝術是抒發自己,其實我很相信這一個,然而抒發自己的手段有很多,從大叫到唱詩都是,我們很難說這都是藝術。即使是好了,我們一樣要面對如何討論的問題。 所以最後我唯一能夠接受的,只能藝術是一種感性形式上的翻新。這也符合我們一般的經驗。創作者不管處理的題材、內容有高有低,有嚴肅有不嚴肅,但是共通的是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感性經驗,而這是世界上其它活動所無法替換的。 然後這裡仍然有問題,所謂的新,即使我們定義為「前所未見」,那仍然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新的對象是誰?是創作者自己覺得新?還是觀者也要覺得新?如果只考慮創作者,那一個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藝術家每天一定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新。如果是後者,哪些觀者是我們要考慮的?是藝術家還是所有人? 另外一個也很

類型學

貝克夫婦 最近幾年台灣超愛講類型學,但是我總是覺得哪邊不對勁。直到最近看一篇文章講deadpan跟貝克夫婦。裡面強調貝克夫婦的作品有一個特徵就是刻意降低環境細節,不論是社會的、文化的還是自然的(譬如有時間感的天光),他們甚至抹除可以作為比例尺的物件,好讓他們的東西看起來不是在一個具體的環境之中。如果我們跟The Americans,或是Edward Steichen的聯展The Family of Man放在一起看,他們都有一種從國族之中解放出來的心態。貝克夫婦的作品當然仍然是社會的,但是那個社會的知識(way of knowledge)是與觀看的方式(way of seeing)而非一些文化的符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而台灣很多宣稱具有類型學的概念的作品,缺少了那個表現idea type的抽象氣質。他們並不是將許多東西並置,然後透過那種相似性,看出一個事物「形式」。反而比較像是拍攝一個已知的類別,然後方方面面的去表現它們在現實之中不同的特色。同時,我們也很喜歡帶入環境的線索,好像是在告訴觀看的人這些重複的事物,是某種區域美學的展現,這與貝克夫婦脫離特定時空的做法相異。最最最直觀上差異就是,貝克夫婦的東西明明是很deadpan的,但是不知道為何「台灣類型學」視覺上的張力都馬要很強。強到你會一直覺得你處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而不是抽象的某種理型世界之中。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怎麼樣才是類型學,你也可以做一個作品然後完全沒有這些特徵,然後宣稱跟類型學有關,只是那個關聯就只是拍很多同類型的東西,然後構圖在中間,望文生義的程度其實跟觀念攝影就是講觀念差不多。

讀中平卓馬《為何是植物圖鑑》

對於已經累積許多攝影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或許會讓你砍掉重練。 決鬥寫真論 一般熟悉的日本攝影,可能會是 荒木經惟 或 森山大道 那樣──晃動的畫面、顆粒的質感、攝影家的私密視角與充滿慾望的街頭。而 中平卓馬 (1938-2015)在其中,就像個奇怪的存在。他早年的確也拍攝那些看似粗獷、充滿作者視角的影像,可是忽然之間,他的照片變得毫不私密,甚至我們看不出其中有任何「人味」。台灣讀者或許因為 《決鬥寫真論》 認識了這位身兼評論家與攝影家的傳奇人物,但他的攝影理念與風格仍然像是一個謎。 《為何是植物圖鑑》 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他,特別是他如何從早期個人性強烈的風格轉變到後來如他所說:「一種『去除作者表現』的攝影,會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更有趣的是,這本書也衝擊了我們對於攝影理所當然的想法,我約略提出如下: 1. 攝影不是藝術 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平卓馬映像論集 首先我們會受到挑戰的,可能是攝影與藝術的關係。對我們來說,攝影是不是「藝術」似乎不太有爭論,攝影當然是藝術,這麼多攝影作品出現在藝廊、美術館與博覽會,怎麼不是藝術呢? 但中平卓馬說:「攝影不是藝術! 」這裡有一個限定,他所談論的藝術,很多時候是指一種「表現」技藝,也就是創作者藉由作品表達自己的主觀情緒,所以他說「近代藝術是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藝術」。他認為攝影不應該是這樣,而是要「避免人的主體意識恣意的投射在對象之上」。也就是說, 攝影只是記錄。 他從攝影的「詩意」進一步解釋。書中引用一位讀者投書,讀者問中平卓馬:為什麼放棄了早期照片中的詩意?中平卓馬說確實如此,早年在攝影同人誌《挑釁》時期,他想追求主流之外的影像,所以他的攝影個人性強烈。其中也包含一些夜晚的照片,他發現,夜晚的陰影會賦予照片某種詩意,使得照片中的事物看起來不像它本來的樣子(相對於白天而言)。後來他放棄這個做法,他開始相信「一張張照片並非內心圖像的表徵,只是現實的記號」,而個性化的圖像,卻會瞬間被收編在那套追求表現的藝術系統內。 因此,他也反對手作或是暗房操作,即使《挑釁》時期曾製作一些手作書,他仍認為「以素人手作的邏輯為匿逃所,恐怕也於事無補」。所以在 《為何是植物圖鑑》 中, 他拒絕人為的痕跡,包括意象、詩意、陰影乃至一切隱含其中的情緒 ,而主張用直接、清晰、不帶情緒意見的「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