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為什麼要去草原自治區拍照





文章來源:新活水網站
https://www.fountain.org.tw/r/post/grassroots

汪正翔

那天朋友在草原自治區舉辦一個生日party,那是我第二次聽到這個地方。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我其實不太想去。因為覺得這裡一定會吸引很多攝影師前去拍照,凡是大家覺得好拍的,我通常都會抗拒。但是這一次因為是朋友的聚會,所以我可以給自己一個藉口。嘴巴上雖然我很不情願,但是實際上我還是帶了一台相機。一到現場,馬上就碰到了一位攝影愛好者,他正手持離機閃光燈拍我的朋友。我本來就料想攝影師會來到這邊,但是真的看到心裡面還是有一個大大的疑問:為什麼攝影師都要來這裡拍照?

答案看來顯而易見,因為這裡有很多奇怪的自造建築、裝置藝術與奇怪的人,而能夠拍到奇怪的東西,通常就會被認為是一張好照片。而且那些凌亂的木頭、帳篷本來容易在照片之中製造許多好看的細節。如果有人在這邊演奏音樂、或是開party,他們放鬆甚至狂亂的姿態,在畫面當中也會很有張力。這裡有著一切好照片需要的元素,那我在抗拒什麼。

(認識與不認識的朋友呼喊攝影大哥來拍照,我用比平常亢奮一點點的聲音,大喊三二一,順便說一個不好笑的笑話。)

一直以來攝影都偏愛城市當中某種脫序的、邊緣的景觀。Allen Thomas曾經說:「這個世紀(20世紀)最常見的紀實攝影就是拍出一排後巷的居民,通常是婦女、小孩,或是隱身在其後的男子⋯⋯這些照片總是值得一看的,因為他們看來如此坦率,直直地面對相機,就像那些被異國的原住民第一次被遠征隊拍下一樣。」在這裡尋城市當中的暗面,被形容像是尋找新大陸的異族ㄧ樣。

攝影者如此偏好ㄧ種相異於自身的存在,可能與攝影一開始就具有一種中產階級性格有關。攝影史家傑佛瑞(Inn Jeffrey)解釋因為只有中產階有錢使得他們能夠持有昂貴的相機器材,有閒使得他們能夠穿梭在街頭。於是大量衣冠楚楚的攝影愛好者,帶著好奇之眼走上了街頭。當他們面對那些雜亂的景象,就像古典時期的人看到精神病患,回過頭來確立自身的正常。

但是這種奇觀逐漸在城市之中消失了,就像無人發發現的處女地在世界上絕跡。攝影師此時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離開城市,然後去更蠻荒的地方拍攝文明邊界的人。另一個讓自己的眼睛變得奇怪,然後拍下那些城市之中叛逆的意象。前者的結果通常未盡如人意,因為前進蠻荒需要資本,如果我們沒有辦法長期的留在當地,我們就只能捕捉到一張張充滿刻板印象的文明邊疆。這或許是麥可山下(Michael Yamashita)或是史蒂夫麥柯里(Steve McCurry)這類型的攝影師仍然大受歡迎的原因,他們代替了我們前往異地,即使他們的照片看起來仍然充滿刻板的異國情調。

在城市之中尋找文明邊緣比較能夠避免這種奇觀的批評。攝影者並非追求一種不同階級或不同文明所造成的奇觀,而是尋找一種未被規訓的影像。但這個方式並不比較容易,因為現代世界已經沒有一種影像不是經過人為地製造了。從報章雜誌、電視新聞乃至於各種廣告看板,我們被禁錮在一個龐大的人造影像條監獄當中。但是更嚴重的不只是這些影像的不天然,而是背後有一種莫名的邏輯貫穿在其中,不知不覺得影響了我們。

譬如台灣各個景點的公仔、人形立板與牆壁的彩繪,他們總是吸引大批的遊客來拍照,甚至最後成為了人們視覺上主要的目標。然後這種行為又會回過頭來製造更多公仔、立板與彩繪。每次目睹這個景象,我都覺得無比的荒謬。我們當然不是罪犯,也不身處於環形的監獄之中,受到一座高塔所監看。可是就在我們的心中。我們仍然無時無刻都在想象,如果我們拍下了這張照片,它「被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這個被看的意識會進一步支配我們的身體,乃至於規訓我們所製造的影像。

(我腦中浮現一個媽媽帶著小孩來到花海的現場,雖然花朵零零落落,但是媽媽還是興致勃勃的要小孩擺好姿勢拍照,然後跟小孩說,這「看起來」一定會很漂亮。)


草原自治區看起來像是這種「異化」與「規訓」的對立面,「自治」就是一種拒絕被馴化的宣言。而那些手作的建築,藝術、音樂的介入,象徵著這裡應該為自己而存在,而不是為了服務商業或是虛幻的影像世界。可是有幾個原因,讓我對此仍然悲觀。第一個是這個場地是有簽訂合約的,所以他並不能算是一個衝撞體制的蠻荒。第二個,更重要的是,我發現這裡也成為「被觀看」的地方。譬如有攝影師專程來這裡,甚至出現了外拍的族群。就「體制」與「被觀看」的狀態而言,自治區並不真的自治, 那片草坪更像是一個監獄中犯人放風的所在。

我想起了2011年我曾經在美國拍攝「佔領波士頓」(Occupy Boston)的活動,這個從「佔領華爾街」開始的抗爭,曾經也訴求一種未馴化的姿態,譬如他們在公園搭起了帳篷,宣稱他們進行一著佔領的動作。我無意說佔領波士頓與草原自治區這兩者在政治、經濟條件乃至規模上有什麼可比之處。而是純粹回到一個攝影師的視角,我發現拍攝的經驗十分的類似。一開始我其實就是抱著那裡一定有很多可以拍的心態前去拍照,就像我在草原自治區碰到的攝影師一樣。結果也確實如此,鏡頭之下每一個畫面都不尋常的如同預料,因為這裡的所有活動本來就意圖反抗某種正常。但是當我審視我拍的照片,我覺得攝影謀殺了這些叛逆,因為我把這些主體發動的行為變成一張張呈現奇觀或叛逆的照片。

(我翻找我當時拍的照片,奇怪的是,影像中的她們比起現場的他們更為叛逆。)

更讓我手指在快門上猶豫的是,我懷疑沒有奇觀是真正的奇觀了。每一種影像,我都可以找到一種影像上的源頭。譬如這些抗爭讓我想到某個新聞上的畫面,某張伍茲塔克的海報、某個ig上也來到此地的攝影師所拍的照片。我感覺真實就像是所謂的「擬像」——影像不再源自於真實,而是各種模型,如同MTV一樣。而當我回到台灣,ㄧ樣拿著相機,面對看來相似的帳篷與草地,我更強烈的感受到影像的重複與再造,我還是不知道要怎麼拍,才能讓這些叛逆不會在成為影像之後被馴化。

在這個當下我忽然能夠理解中平卓馬對於《Proboke》時期的反省。早期他拍攝那些晃動、粗顆粒的照片,也是一種對於現實的抗議。可是當他發現這樣的照片竟然被用於觀光宣傳,甚至成為一種新的美學風格(至今依然如此),他意識這種叛逆是無效的。所以他開始思考創作應該與創作者的意旨,以及風格的表現都無關,如此照片才能避免在當代世界中被各種權力所利用。

(「攝影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做為自身生命的主體,克服困境而活著的當下之紀錄」——中平卓馬)

如果中平卓馬精神沒有出狀況,或著他多活一些時間,也許我們就會看到他如何運用照片對抗這個世界,而不是只有《植物圖鑑》那幾張,可惜我們沒有看到那一天。我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攝影師必須對於任何「被觀看」或是「可觀」保持戒心,因為現實對於我們的統治並非透過暴力而是透過觀看,所謂真正的「自治」或許也就是一種拒絕被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誰能告訴我創作是什麼?

最近在想一個笨問題,到底創作是什麼呢?通常我們都是觀察到一些已經成名藝術家是老師或是前輩,然後從他們的行為與作品當中,得到一個模糊的創作定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樣行不通。當討論藝術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到底是不是在說同一件事情。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各種創作的定義,譬如面對自己、表現自己、證明存在、發現真實、視覺刺激、得到滿足、人類本質或是融貫說、形式說這類的答案。 如果我們抱持著藝術可以有多種定義或甚至不必定義,那其實問題也就結束了。譬如運動也是一個在寬鬆定義下進行的活動,很少人會追問運動的本質。但是創作是這樣嗎?舉例而言,我們常常秉持一個綜合性的標準:所謂的好作品,就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特殊、然後產生某種轉化,然後又連結到某種已知的意義或是現實的作品。至於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哪一個只是附加的好處,我並不清楚。而且這比起以藝術現實為藝術的想法,並沒有好到多少。 假設我們想要進一詢問在這諸多定義之中,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那各種關於內容的說法,譬如透過藝術連結真善美、社會現實與人類歷史的率先會被排除,因為在我的經驗之中,藝術品是在處理內容,而不是內容本身。像是有好內容的作品可能有濫形式,有敗德的內容卻可能有好形式,後者在我看來當然更像是藝術品。 那趨向個人內在的解釋呢?如果藝術是一個面對自己的活動,事實上常常也是,那我們要如何跟別人討論呢?當我們說藝術很難有一個普遍的標準,這跟藝術只能心證還是有相當的距離。這就像我們討論觀念(譬如正義)跟說今天感覺天氣很冷,雖然都是主觀的,但在嚴格意義上是不同的知識範疇。還有一種說是說藝術是抒發自己,其實我很相信這一個,然而抒發自己的手段有很多,從大叫到唱詩都是,我們很難說這都是藝術。即使是好了,我們一樣要面對如何討論的問題。 所以最後我唯一能夠接受的,只能藝術是一種感性形式上的翻新。這也符合我們一般的經驗。創作者不管處理的題材、內容有高有低,有嚴肅有不嚴肅,但是共通的是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感性經驗,而這是世界上其它活動所無法替換的。 然後這裡仍然有問題,所謂的新,即使我們定義為「前所未見」,那仍然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新的對象是誰?是創作者自己覺得新?還是觀者也要覺得新?如果只考慮創作者,那一個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藝術家每天一定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新。如果是後者,哪些觀者是我們要考慮的?是藝術家還是所有人? 另外一個也很...

類型學

貝克夫婦 最近幾年台灣超愛講類型學,但是我總是覺得哪邊不對勁。直到最近看一篇文章講deadpan跟貝克夫婦。裡面強調貝克夫婦的作品有一個特徵就是刻意降低環境細節,不論是社會的、文化的還是自然的(譬如有時間感的天光),他們甚至抹除可以作為比例尺的物件,好讓他們的東西看起來不是在一個具體的環境之中。如果我們跟The Americans,或是Edward Steichen的聯展The Family of Man放在一起看,他們都有一種從國族之中解放出來的心態。貝克夫婦的作品當然仍然是社會的,但是那個社會的知識(way of knowledge)是與觀看的方式(way of seeing)而非一些文化的符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而台灣很多宣稱具有類型學的概念的作品,缺少了那個表現idea type的抽象氣質。他們並不是將許多東西並置,然後透過那種相似性,看出一個事物「形式」。反而比較像是拍攝一個已知的類別,然後方方面面的去表現它們在現實之中不同的特色。同時,我們也很喜歡帶入環境的線索,好像是在告訴觀看的人這些重複的事物,是某種區域美學的展現,這與貝克夫婦脫離特定時空的做法相異。最最最直觀上差異就是,貝克夫婦的東西明明是很deadpan的,但是不知道為何「台灣類型學」視覺上的張力都馬要很強。強到你會一直覺得你處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而不是抽象的某種理型世界之中。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怎麼樣才是類型學,你也可以做一個作品然後完全沒有這些特徵,然後宣稱跟類型學有關,只是那個關聯就只是拍很多同類型的東西,然後構圖在中間,望文生義的程度其實跟觀念攝影就是講觀念差不多。

好照片要有故事性?

攝影鬼打牆之二是故事性,我猜應該是討論熱度數一數二的關鍵字。我們都聽過一個說法:「好照片要有故事性」,但實際上這個說法包含了好幾種不同的意思。有些人提的故事性是指要有一種戲劇的情節。有些人說的是要與現實有關係,譬如我拍這個人,要讓觀眾從照片中可以理解他的背景乃至於生命經歷。有些人說的故事是一種虛構的能力,這時就不一定是要有情節,或著是再現對象的現實處境,而是從現實之中創造、幻想出一個新的東西。 我們很明顯可以發現這幾種說法根本講的完全不同,甚至彼此衝突。譬如以故事為一種現實的延伸,跟故事作為一種虛構的技藝就有一種緊張的關係。而這個矛盾的現象根本上由於我們對於故事的不同理解產生。John Berger與Susan Sontag曾經有一場對談,他們從故事的起源說起,故事是一個在真實與幻想之間的奇特存在,而John Berger側重故事與真實的關係,故事是如何呼應了心中的情感與經驗。但是Susan Sontag提及故事的另一種型態,我們可以完全對故事沒有經驗,但是依然喜愛。 John Berger修正他的說法,將故事描述為撰寫者、記述者,與聽者三者之間主觀的交會。但是Susan Sontag說她無法感受到後兩者的作用(因此故事可以只是一個撰寫者的幻想,一種人文界的科幻小說)。Sunsan Sontag認為這或許這與「說/聽」故事與「寫/讀」故事的型態不同,將聽的過程中,讀者可以幻想自己同時是一個聆聽者,也是其中一個角色。Susan Sontag不同意John Berger混同「說」故事與「寫」故事。她認為一旦進入「寫」故事的歷程,那就是另一種型態的故事。譬如故事中有各種寫作形式的操作,像是將多個故事合在一起,類似於電影蒙太奇的手法。所以寫故事是一種相對於說故事飛躍的變化或擴張。 John Berger認為其實在說故事當中,也存在於這種多個故事並存的現象。Sonsan Sontag認為在程度上仍有不同,小說中可以打破時間性,對於某一小時並置的現象詳加描述,但是口說則不能。John Berger提出夢境以為比喻,夢中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是有意義的,就像故事一樣提供一個融貫的形式。而Susan Sontag對此感到不解,並懷疑為何故事必須要有意義,或是對於人生有所關係,這僅僅是故事的一種類型,還有許多故事並不會(需要)勾起特定的人生經驗。 原本的對談很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