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曾經在中山區執行一個拍攝移工的計畫。我很意外的發現整個過程其實並不會很緊張,一方面可能是我的皮膚較黑,所以他們以為我也是移工,很多人都直接跟我說英文。另一方面,我覺得我在關心他們,而不是打擾。如果跟我以前在美國拍攝白人相比,後者會讓我緊張得多,我深怕我一個不小心冒犯了他們。
這裡有一個難以啟齒的原因,對於那些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族群,他們的形象如同他們的資產ㄧ樣,當你拍攝他們,你覺得你是在跟他們商討。但是拍攝移工或是其他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族群,讓我覺得我不是在借取一個個人的資產,而是在呈現普遍的人性。(當然得到同意與尊重還是必須)
這本書當中的影像也呈現了人性的一面,他們有些人帶著女朋友,有些人出遊,有些人在用餐,還有些人在工作。這些照片也比較少攝影師的擺設,也許有ㄧ些光線位置的考量,或是特別物件的安排,譬如長笛、腳踏車,或是手機,但是人的肢體大都是很日常的狀態,觀看的人很容易感受那種想要呈現「自然」的企圖。
但是這樣的自然並非沒有前提的。因為我們並不會拍攝一般的台灣人的食衣住行,那很難形成一個主題。我們也不會僅僅拍攝波士頓白人的日常,然後感覺它透露了人性。只有特定的族群作為前提,才能使得「日常」成為一個關於普遍人性的主題。但是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覺得一個特殊的族群足以反映人性,另一個特殊的族群卻是一個個獨自的人。是不是因為某個族群在社會經濟上處於弱勢,這個共同的命運,讓他們成為一種展現人性的載體。而那些相較而言,比較不弱勢的人,譬如白人、或是在台灣的一般人,我們的命運是各式各樣的,因此也無法找到一個共同的宿命。
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我們認為降低形式上的安排更能夠表現人本來的模樣?攝影之中並非沒有別的的方法,譬如布列松的照片,它運用了許多蒙太奇的手法(形式),藉此表達普遍的人性。但是如果要用這樣的方式來搭配相對直白的詩句,或是移工的主題,感覺就有點奇怪。這說明「自然的人性」在照片之中仍有許多不同的差異,有些與普遍的人性相關,有些是指涉一個特定的族群的共性。
文章刊載於聯合文學2018年6月號
這裡有一個難以啟齒的原因,對於那些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族群,他們的形象如同他們的資產ㄧ樣,當你拍攝他們,你覺得你是在跟他們商討。但是拍攝移工或是其他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族群,讓我覺得我不是在借取一個個人的資產,而是在呈現普遍的人性。(當然得到同意與尊重還是必須)
這本書當中的影像也呈現了人性的一面,他們有些人帶著女朋友,有些人出遊,有些人在用餐,還有些人在工作。這些照片也比較少攝影師的擺設,也許有ㄧ些光線位置的考量,或是特別物件的安排,譬如長笛、腳踏車,或是手機,但是人的肢體大都是很日常的狀態,觀看的人很容易感受那種想要呈現「自然」的企圖。
但是這樣的自然並非沒有前提的。因為我們並不會拍攝一般的台灣人的食衣住行,那很難形成一個主題。我們也不會僅僅拍攝波士頓白人的日常,然後感覺它透露了人性。只有特定的族群作為前提,才能使得「日常」成為一個關於普遍人性的主題。但是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覺得一個特殊的族群足以反映人性,另一個特殊的族群卻是一個個獨自的人。是不是因為某個族群在社會經濟上處於弱勢,這個共同的命運,讓他們成為一種展現人性的載體。而那些相較而言,比較不弱勢的人,譬如白人、或是在台灣的一般人,我們的命運是各式各樣的,因此也無法找到一個共同的宿命。
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我們認為降低形式上的安排更能夠表現人本來的模樣?攝影之中並非沒有別的的方法,譬如布列松的照片,它運用了許多蒙太奇的手法(形式),藉此表達普遍的人性。但是如果要用這樣的方式來搭配相對直白的詩句,或是移工的主題,感覺就有點奇怪。這說明「自然的人性」在照片之中仍有許多不同的差異,有些與普遍的人性相關,有些是指涉一個特定的族群的共性。
文章刊載於聯合文學2018年6月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