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咖啡廳,前面一個攝影師跟一個女生準備外拍。男生就是一般典型的阿宅形象,話很少,也有點害羞。女生就相對之下很大方。他們對談的內容完全環繞在外拍圈內,有很多專業的名詞,譬如圈起整個人液化、焦打中間、場制照、大地系等等。我在旁邊聽得瞠目結舌,驚覺還有這樣一個攝影的世界。
我腦中突然浮現了電影之中歐洲的社交舞會。與外拍相比較,兩者成員組成大多數是男女(女攝影師也有,但暫時忽略)、活動中有許多儀式(社交禮儀、外拍技術)、裝扮都是平日少見的。社交舞會與外拍也都有一種悠久的歷史傳統,我記得以前我救看過鄧南光拍攝一群日殖時期的攝影師,西裝筆挺的圍著一個旗袍model,然而進行類似外拍的活動。最像的地方就是,在這兩個活動當中,都有一種平等的精神。譬如不同階級的人,在舞會當中成為平等的對象。在外拍當中,阿宅的種種劣勢:無社交能力、沒有打扮、無法接觸異性,也好像藉由攝影行為稍微的提高。但為什麼我還是覺得外拍很奇怪?
我試圖去尋找外拍的社會根源。我有一個模糊的印象,以前正妹這個詞並沒有那麼普遍,但自從網路逐漸盛行雨台灣經濟開始走下坡之後,「正妹」逐漸在各種活動中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因為這是一個便捷又有效的方法,不論什麼樣的產品,只要有美女在旁,多少都讓人覺得愉快,於是一個龐大需求正妹的產業出現。對於想要投身於此的人,外拍可以將她們真實的存在形塑為網路或是市場可以接受的形象。
這是外拍最經常引人批評的地方。照片中的女體成為了商品,或是販售商品的手段。所以重點並不在於這些照片看起來情色,而是這種情色與人無關。中平卓馬在《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就曾經批評那些商業雜誌之中的人皮膚光澤像是物品ㄧ樣,觀看的人確實感受到快感,但是那個快感的對象卻不是人,而是一個商業的形象,相較之下,他反而喜歡那種私攝影之中看起來不完美的女性,對中平卓馬而言,那更能勾起對於人真正的性慾。我們只要看看有些外拍照片中女性如同橡膠的皮膚,或是小到見鬼的下巴。就知道中平卓馬的批評不無道理。
但是我們也可以從另一面去解釋外拍當中的「物化」。英國在十八世紀流行的一種繪畫:conversation pieces。新興的中產階級會邀請畫家將他們家族或是朋友在戶外的樣子畫下來。這種形式跟外拍的相似之處在於,除了在戶外這一點,兩者皆透過一種將人轉化在平面的方式,來表現人社會性的價值,只是十八世紀是體現在繪畫這個載體,而外拍則是在網路。另外,conversation pieces·並不是為了捕捉某種對象的本質。而是讓對象模仿某種類型,譬如歷史人物。外拍也是如此,攝影師或是模特兒並不是真的有商業的企圖,而是商業世界中明星的形象,是一種身份甚至於美德的化身
所以,或許真正奇怪的不是人想要呈現一種商業的形象,而是相應於越來越多拍攝正妹形象的需求,台灣其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攝影師——如果攝影師意指經過系統訓練並且有穩定工作的話。而為了填補那個空缺。又因為廠商過去幾年對於相機器材的宣傳,大量持有相機的人肩負了外拍的任務。這本來也不是問題,因為很多素人也拍得很好,而職業攝影師也不見得素質就一定很高。問題是在於這些素人投入外拍時沒有市場上的回報,他們之中只有少數的人,可以因為拍攝模特兒然後進軍商業攝影(這個比例恐怕模特而言更低)。
凡是一個行為長久未取得回報,那一定會從別的地方尋求補償。譬如我曾經聽過攝影師,我拍這些照片又不能賺錢,如果沒有大尺度的照片可以拍,我才不願意去接外拍呢。事實上模特兒也知道這個狀況,我常常聽她們跟攝影師講話,你會發現他們出奇的理性、平和、親切同時又不帶感情,好像是要告訴攝影師,我們來進行一場專業等值的交換吧。可是事實上,在攝影這端很難有事業上的報償,而專業也沒有一個依傍。一個旁證就是,他們常常會非理性的強調專業性,譬如記憶卡幾張、攝影的步驟、傳訊息的禮儀,還有各種大大小小的瑣事。真正在業界的攝影師其實不會那麼囉唆,但是外拍攝影正因為不屬於任何一個疆界,所以反而更要強作專業
外拍,裡面包含了台灣有限的攝影產業、參與者有限的社交能力,與有限的攝影藝術資源,如果在這三個當中,有一個不是那麼有限,譬如網拍的規模大一點,那外拍作為一個網拍的初階練習,就會慢慢發展出一些模式與準則,如果參與者交友的能力更好,那他們可能直接約會。又如果攝影師的藝術資源更多一些,那外拍可能就不是外拍,而發展成一種創作的計畫。但就是因為三者都處於目前的狀態,所以外拍才會是現在這樣。
而支撐外拍的的關鍵是一種想像的能力,我們對此並不陌生。當我們在納悶外拍不知道在搞什麼的同時,我們卻去廉價裝潢的歐式下午茶店,吃著廉價的司康、喝著廉價的紅茶,然後想像一種精緻的文化。當我們批評外拍活在自己世界的時候,我們在鄉下買了一棟棟農舍,然後打造成好像美國的木屋ㄧ樣。就依靠想像而言,我們與外拍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我腦中突然浮現了電影之中歐洲的社交舞會。與外拍相比較,兩者成員組成大多數是男女(女攝影師也有,但暫時忽略)、活動中有許多儀式(社交禮儀、外拍技術)、裝扮都是平日少見的。社交舞會與外拍也都有一種悠久的歷史傳統,我記得以前我救看過鄧南光拍攝一群日殖時期的攝影師,西裝筆挺的圍著一個旗袍model,然而進行類似外拍的活動。最像的地方就是,在這兩個活動當中,都有一種平等的精神。譬如不同階級的人,在舞會當中成為平等的對象。在外拍當中,阿宅的種種劣勢:無社交能力、沒有打扮、無法接觸異性,也好像藉由攝影行為稍微的提高。但為什麼我還是覺得外拍很奇怪?
我試圖去尋找外拍的社會根源。我有一個模糊的印象,以前正妹這個詞並沒有那麼普遍,但自從網路逐漸盛行雨台灣經濟開始走下坡之後,「正妹」逐漸在各種活動中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因為這是一個便捷又有效的方法,不論什麼樣的產品,只要有美女在旁,多少都讓人覺得愉快,於是一個龐大需求正妹的產業出現。對於想要投身於此的人,外拍可以將她們真實的存在形塑為網路或是市場可以接受的形象。
這是外拍最經常引人批評的地方。照片中的女體成為了商品,或是販售商品的手段。所以重點並不在於這些照片看起來情色,而是這種情色與人無關。中平卓馬在《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就曾經批評那些商業雜誌之中的人皮膚光澤像是物品ㄧ樣,觀看的人確實感受到快感,但是那個快感的對象卻不是人,而是一個商業的形象,相較之下,他反而喜歡那種私攝影之中看起來不完美的女性,對中平卓馬而言,那更能勾起對於人真正的性慾。我們只要看看有些外拍照片中女性如同橡膠的皮膚,或是小到見鬼的下巴。就知道中平卓馬的批評不無道理。
但是我們也可以從另一面去解釋外拍當中的「物化」。英國在十八世紀流行的一種繪畫:conversation pieces。新興的中產階級會邀請畫家將他們家族或是朋友在戶外的樣子畫下來。這種形式跟外拍的相似之處在於,除了在戶外這一點,兩者皆透過一種將人轉化在平面的方式,來表現人社會性的價值,只是十八世紀是體現在繪畫這個載體,而外拍則是在網路。另外,conversation pieces·並不是為了捕捉某種對象的本質。而是讓對象模仿某種類型,譬如歷史人物。外拍也是如此,攝影師或是模特兒並不是真的有商業的企圖,而是商業世界中明星的形象,是一種身份甚至於美德的化身
所以,或許真正奇怪的不是人想要呈現一種商業的形象,而是相應於越來越多拍攝正妹形象的需求,台灣其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攝影師——如果攝影師意指經過系統訓練並且有穩定工作的話。而為了填補那個空缺。又因為廠商過去幾年對於相機器材的宣傳,大量持有相機的人肩負了外拍的任務。這本來也不是問題,因為很多素人也拍得很好,而職業攝影師也不見得素質就一定很高。問題是在於這些素人投入外拍時沒有市場上的回報,他們之中只有少數的人,可以因為拍攝模特兒然後進軍商業攝影(這個比例恐怕模特而言更低)。
凡是一個行為長久未取得回報,那一定會從別的地方尋求補償。譬如我曾經聽過攝影師,我拍這些照片又不能賺錢,如果沒有大尺度的照片可以拍,我才不願意去接外拍呢。事實上模特兒也知道這個狀況,我常常聽她們跟攝影師講話,你會發現他們出奇的理性、平和、親切同時又不帶感情,好像是要告訴攝影師,我們來進行一場專業等值的交換吧。可是事實上,在攝影這端很難有事業上的報償,而專業也沒有一個依傍。一個旁證就是,他們常常會非理性的強調專業性,譬如記憶卡幾張、攝影的步驟、傳訊息的禮儀,還有各種大大小小的瑣事。真正在業界的攝影師其實不會那麼囉唆,但是外拍攝影正因為不屬於任何一個疆界,所以反而更要強作專業
外拍,裡面包含了台灣有限的攝影產業、參與者有限的社交能力,與有限的攝影藝術資源,如果在這三個當中,有一個不是那麼有限,譬如網拍的規模大一點,那外拍作為一個網拍的初階練習,就會慢慢發展出一些模式與準則,如果參與者交友的能力更好,那他們可能直接約會。又如果攝影師的藝術資源更多一些,那外拍可能就不是外拍,而發展成一種創作的計畫。但就是因為三者都處於目前的狀態,所以外拍才會是現在這樣。
而支撐外拍的的關鍵是一種想像的能力,我們對此並不陌生。當我們在納悶外拍不知道在搞什麼的同時,我們卻去廉價裝潢的歐式下午茶店,吃著廉價的司康、喝著廉價的紅茶,然後想像一種精緻的文化。當我們批評外拍活在自己世界的時候,我們在鄉下買了一棟棟農舍,然後打造成好像美國的木屋ㄧ樣。就依靠想像而言,我們與外拍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