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於種種原因,意圖在攝影中的問題特別明顯。通常我們會傾向以形式以及觀者的感受作為評價作品的依據,但是實際在討論時也幾乎離不開意圖,我自己也經常會說:「這樣更能表現你的想法」、「這樣是你的用意嗎」。
但是如果細分之下,這與評價作品是兩回事。當我們在討論時說到意圖,其實並不是我們認為作品好壞需要根據意圖,而是經驗上我們覺得創作的時候作品如果跟意圖有一種既相關又超越的關係(轉化),作品好像會比較厲害,久而久之,我們也把這種轉化的特徵,當成了好作品的標準。但實際上這是兩回事,如果一個創作者毫無意圖,意圖錯誤,或是與作品無轉化關係,這也未必導致他的作品就會不佳,只是經驗上比較難以想像。意圖只是創作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卻不是評價作品的依據。
更根本的問題是,作品究竟發生在從意念到形式乃至於最廣泛的社會經驗中間的哪一個階段並沒有共識。(這有點類似於靈魂之於生命的關係。)我們通常傾向就作品物質性的存在完成的那一刻,是作品出現的基準點。但是我們有時會往前或是往後來觀察,譬如觀念的創作,就是讓人焦點停留在物質性的存在之前的概念。而偏重互動的創作,則是將焦點放在物質存在(此時不等於作品)與觀者經驗綜合的結果。
假設一個極端的例子,譬如有一個創作者像賈樟柯這樣的人,他的論說可能比他的作品還強,當我們抱持著物質存在即作品完成的角度,賈樟柯說什麼都跟作品無關。但是當我們重視的是概念,則賈樟柯的論述就會是更好的作品,而且有那個就夠了。而如果們談的是觀者的感受,那麼觀者就有可能在聽到賈樟柯的論述之後,覺得電影沒那麼好。
結論就是雖然觀念、形式或是綜合的經驗都存在於創作當中,也都可能被拿來當作作品的主體,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肯定那一個是作品確立的時間點,其餘的部分就可以不予以考慮。
但是如果細分之下,這與評價作品是兩回事。當我們在討論時說到意圖,其實並不是我們認為作品好壞需要根據意圖,而是經驗上我們覺得創作的時候作品如果跟意圖有一種既相關又超越的關係(轉化),作品好像會比較厲害,久而久之,我們也把這種轉化的特徵,當成了好作品的標準。但實際上這是兩回事,如果一個創作者毫無意圖,意圖錯誤,或是與作品無轉化關係,這也未必導致他的作品就會不佳,只是經驗上比較難以想像。意圖只是創作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卻不是評價作品的依據。
更根本的問題是,作品究竟發生在從意念到形式乃至於最廣泛的社會經驗中間的哪一個階段並沒有共識。(這有點類似於靈魂之於生命的關係。)我們通常傾向就作品物質性的存在完成的那一刻,是作品出現的基準點。但是我們有時會往前或是往後來觀察,譬如觀念的創作,就是讓人焦點停留在物質性的存在之前的概念。而偏重互動的創作,則是將焦點放在物質存在(此時不等於作品)與觀者經驗綜合的結果。
假設一個極端的例子,譬如有一個創作者像賈樟柯這樣的人,他的論說可能比他的作品還強,當我們抱持著物質存在即作品完成的角度,賈樟柯說什麼都跟作品無關。但是當我們重視的是概念,則賈樟柯的論述就會是更好的作品,而且有那個就夠了。而如果們談的是觀者的感受,那麼觀者就有可能在聽到賈樟柯的論述之後,覺得電影沒那麼好。
結論就是雖然觀念、形式或是綜合的經驗都存在於創作當中,也都可能被拿來當作作品的主體,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肯定那一個是作品確立的時間點,其餘的部分就可以不予以考慮。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