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解為什麼人會成為許多類別,而且越老越是如此,好像他們心甘情願走進某種標本檔案之中。當我這樣想,我自然認為我努力往相反的道路,然而卻不是如此。
在眾多分類當中,階級這件事始終讓我困惑,它看起來武斷至極,然而常常又有意義。譬如人喜歡將下中上階層,各自對應請感、才能與品味,毛姆好像就是這樣講的。但這並不是說他們「真正」的具有這些屬性,下層可能更有才能、中產可能很有品味,上層可能情感豐富。更真實的情況是,上層通常毫無品味,中產其實平庸懶惰,而下層可能情感淡薄。然而為什麼這個分類仍然是有效,並不是因為確實存在於生活經驗的不同而造成的集體差異,而是當人想要強調自己特殊之處時,人並不知道自己特別在哪理,所以人只能用不同於別的群體特性的方式來說明自己的特性,結果還是會回到這種粗略的分類。
像是我一直以為我不關心家族土地這類的情感,並以此為特別的表現,但實際上,所有中產階級的人都可能有這樣的想法,只是表述出來的方式不同。譬如有一個很討人厭的說詞:中產是依靠自己的才能取得成就,其真正的意義是將自己從家族土地的紐帶中區隔出來,讓自己不同於那些依靠親緣地緣的一群人。這種想法加上中產封閉的生活經驗,有時轉變為我不接受任何外於我的體系,如果要我接受一個群體,那對我而言好像出賣自己的個性一樣。我對於宗教、民族的排斥其實某部分是出於相似的邏輯。
同樣地,上層為了區隔自己與中產,所以他們不會強調才能,因為他們離白手起家已經太遠,相對的他們會著重品味,那與中產一生懸命的藝術觀又不太一樣。品味並不那麼凸顯個人的才能,而比較像是一條界線。而下層自然會排斥那些建立於文化積累上的事物,並不是因為他們真的欠缺文化積累,而是他們為了與所謂有深厚文化積累的群體相區格。
整個階級說法的問題就在於,這些階級並不是先於個人出現的,事實上大多數階級的特性就個人而言都沒有決定性的意義,然而當人用想像他種群體來建立自我時,階級的特性才會出現。那個根源甚至不是自我的生活經驗,而是他人的,正確來說是想像出來他種群體的。因為有一群人生活艱辛,而我無法比他們更艱辛,所以我的價值必須跟艱辛無關,譬如才能或是品味。因為有一群人家境優渥,所以我無法比他們更平靜或精細,所以我的價值必須與平靜精細無關,譬如熱情。因為某些人想很多,所以我要什麼都不想,我是一個平凡人,一個真實過生活不矯情的人,並且因此特別的人。
我們可以一直的舉例下去,最後會發現所有我們認為自我的特別之處只是因為我們想像出來一群面貌相似的他者,如果不這樣做,我們就會知道我們一點都不特別,既不平實,也無才能與品味。但這並不值得難過,因為本來相對的群性就不可能真正的支撐自己,只是發現自己去除這些之後也沒有什麼更細緻的想法就很悵然,然後想起不做這種群性相關的創作似乎又很孤單,結果最後還是會哀傷,只是無法再成為一種群體的哀傷。
在眾多分類當中,階級這件事始終讓我困惑,它看起來武斷至極,然而常常又有意義。譬如人喜歡將下中上階層,各自對應請感、才能與品味,毛姆好像就是這樣講的。但這並不是說他們「真正」的具有這些屬性,下層可能更有才能、中產可能很有品味,上層可能情感豐富。更真實的情況是,上層通常毫無品味,中產其實平庸懶惰,而下層可能情感淡薄。然而為什麼這個分類仍然是有效,並不是因為確實存在於生活經驗的不同而造成的集體差異,而是當人想要強調自己特殊之處時,人並不知道自己特別在哪理,所以人只能用不同於別的群體特性的方式來說明自己的特性,結果還是會回到這種粗略的分類。
像是我一直以為我不關心家族土地這類的情感,並以此為特別的表現,但實際上,所有中產階級的人都可能有這樣的想法,只是表述出來的方式不同。譬如有一個很討人厭的說詞:中產是依靠自己的才能取得成就,其真正的意義是將自己從家族土地的紐帶中區隔出來,讓自己不同於那些依靠親緣地緣的一群人。這種想法加上中產封閉的生活經驗,有時轉變為我不接受任何外於我的體系,如果要我接受一個群體,那對我而言好像出賣自己的個性一樣。我對於宗教、民族的排斥其實某部分是出於相似的邏輯。
同樣地,上層為了區隔自己與中產,所以他們不會強調才能,因為他們離白手起家已經太遠,相對的他們會著重品味,那與中產一生懸命的藝術觀又不太一樣。品味並不那麼凸顯個人的才能,而比較像是一條界線。而下層自然會排斥那些建立於文化積累上的事物,並不是因為他們真的欠缺文化積累,而是他們為了與所謂有深厚文化積累的群體相區格。
整個階級說法的問題就在於,這些階級並不是先於個人出現的,事實上大多數階級的特性就個人而言都沒有決定性的意義,然而當人用想像他種群體來建立自我時,階級的特性才會出現。那個根源甚至不是自我的生活經驗,而是他人的,正確來說是想像出來他種群體的。因為有一群人生活艱辛,而我無法比他們更艱辛,所以我的價值必須跟艱辛無關,譬如才能或是品味。因為有一群人家境優渥,所以我無法比他們更平靜或精細,所以我的價值必須與平靜精細無關,譬如熱情。因為某些人想很多,所以我要什麼都不想,我是一個平凡人,一個真實過生活不矯情的人,並且因此特別的人。
我們可以一直的舉例下去,最後會發現所有我們認為自我的特別之處只是因為我們想像出來一群面貌相似的他者,如果不這樣做,我們就會知道我們一點都不特別,既不平實,也無才能與品味。但這並不值得難過,因為本來相對的群性就不可能真正的支撐自己,只是發現自己去除這些之後也沒有什麼更細緻的想法就很悵然,然後想起不做這種群性相關的創作似乎又很孤單,結果最後還是會哀傷,只是無法再成為一種群體的哀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