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最後的激進

The Radical Camera


目前在紐約的 Jewish Museum 正展出攝影團體 Photo League 的作品。它於 1936 年于紐約成立,成員包括 Sid Grossman, Paul Strand, Lewis Hine, Lisette Model, Waleer, Rosenblum 等人。剛開始這是一群俱有理想的攝影同好聚集的團體(大多數是來美國的第一代猶太人),反對現代主義抽象的風格,以紀實攝影為主要的方向。它的成員帶著相機行走於紐約街頭,用超乎尋常的熱情捕捉平常而真實的事物。就如 Lewes  Hine 所說:
I have more been interested in persons rather than in people.
       但 Photo League 並不只是單純見證這個世界,在 Sid Grossman 的帶領之下,他們進而思考紀實攝影中個人的位置,以及與世界的關係。當時這是一個激進而大膽的想法,展覽的主題也正是 Radical Camera。

(Lewis Hine, Steamfitter, 1920.)

(Lewis Hine, Recipient of Relief from American Red Cross, Appalachian High During Drought, 1930.)

(Paul Strand, Wall Street, New York, 1915.)

Aesthetic view vs. Social mind

       雖然這是一個反現代主義的團體,但由今日看來卻還是十分的現代主義,他們對於真實的重視,對於 high art 的戒心與日常的關懷,都有現代主義的影子。因此嚴格說來,這是現代主義陣營內對於抽象的反動,追求更日常的景物而非抽象的形式。但是當我們看到照片之中由背影形成的色塊,漸層的台階,我們還是可以發現某種純粹的形式在其中。1947 年之後,成員們更趨向於專業化與精緻藝術。這種藝術與紀實之間的拉扯與自始至終存在於團體之內。

(Lusy Ashijian, Untitled (steps), 1936~1941.)

(Arnold Eagle, Third Ave Ei, 18th Street Station, 1935.)
(雖然反對現代主義的抽象性,但是上面的照片看來仍充滿形式與精巧的趣味。)

政治下的藝術

       展覽的簡介非常可觀,按時代分為 Decade of 20th, The New Deal, Herlem Document, The War Years, The Red Scare 等主題,分述這個團體在不同時期面對的問題,與應對之道。這並不代表每一張照片都會機械性的對應在每一個課題上,這些敘述只是讓觀者了解所有的作為都在脈絡之中,猶太人歷史感之強烈由此可見。譬如展覽中簡述 1930 年代經濟大蕭條以及 35mm 相機的普及,如何促使俱有社會意識的隨機攝影風格出現(chance photography)。而這正是 Photo League 興起的基礎。
       又如在冷戰期間,Photo League 被攻擊為一個左翼團體,領導人 Sid Grossman 甚至被指控與共產黨員有所牽連而黯然離開紐約。但其實他們對於階級與人權關心,在二戰之前卻是被接受與贊揚的。可見從新政至冷戰,美國的社會氛圍日趨保守。撰文者不無感慨地說,當成員試圖在理論上回應右翼的指責,整個時空環境卻已不允許,1951 年 Photo League 就在令人窒息的政治氣氛中結束。

(Godfrey Frankel, Heart Mountain War Relocation Authority, Cody, Wyoming, 1945.)(美國對日宣戰後,美國政府將居住在美國的日人遷移到Wyoming特別安置。)

個人與世界

       在展覽的出口處,放了一張 Sid Grossman 晚年拍攝飛鳥的照片。相比於他早年在紀實攝影上的貢獻,這種個人風格強烈的照片似乎有些奇怪。他本人可能也覺得必須解釋,所以他說鳥也是一種「物質」。但也許更重要的意涵是這種更主觀、更具有實驗性及詩意的拍攝方式,預示了下一代紀實攝影的發展趨向。而飛鳥凝結在瞬間的怪異姿勢,猶如反他本人在政治的壓迫之下扭曲的處境。就像他對於紀實攝影的主張一樣,最後至為關鍵的,還是回到了個人與世界關係。
I am a compassionate cynie…..
I have tried let the truth to be my prejudices. 
—Eugine Smith

(Harold Corsisi, Playing Football, from Harlem Document, 1936~40.)
(Harlem 是一個攝影計劃,以拍攝 Harlem 地區的貧困生活為主,但偶爾也可以看到種純粹美學趣味的照片。)

(Vivan Cherry, Game of Lynching, East Herlem, 1947.)

(Lisette Model, Albert-Alberta, Hubert's Forty-second Street Flea Circus, New York, 1945.)
(1940 年後,攝影成員的個人風格也愈發強烈。)

(Jerome, Liebling, Butterfly Boy, New York, 1949. )
地點:Jewish museum, New York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誰能告訴我創作是什麼?

最近在想一個笨問題,到底創作是什麼呢?通常我們都是觀察到一些已經成名藝術家是老師或是前輩,然後從他們的行為與作品當中,得到一個模糊的創作定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樣行不通。當討論藝術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到底是不是在說同一件事情。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各種創作的定義,譬如面對自己、表現自己、證明存在、發現真實、視覺刺激、得到滿足、人類本質或是融貫說、形式說這類的答案。 如果我們抱持著藝術可以有多種定義或甚至不必定義,那其實問題也就結束了。譬如運動也是一個在寬鬆定義下進行的活動,很少人會追問運動的本質。但是創作是這樣嗎?舉例而言,我們常常秉持一個綜合性的標準:所謂的好作品,就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特殊、然後產生某種轉化,然後又連結到某種已知的意義或是現實的作品。至於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哪一個只是附加的好處,我並不清楚。而且這比起以藝術現實為藝術的想法,並沒有好到多少。 假設我們想要進一詢問在這諸多定義之中,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那各種關於內容的說法,譬如透過藝術連結真善美、社會現實與人類歷史的率先會被排除,因為在我的經驗之中,藝術品是在處理內容,而不是內容本身。像是有好內容的作品可能有濫形式,有敗德的內容卻可能有好形式,後者在我看來當然更像是藝術品。 那趨向個人內在的解釋呢?如果藝術是一個面對自己的活動,事實上常常也是,那我們要如何跟別人討論呢?當我們說藝術很難有一個普遍的標準,這跟藝術只能心證還是有相當的距離。這就像我們討論觀念(譬如正義)跟說今天感覺天氣很冷,雖然都是主觀的,但在嚴格意義上是不同的知識範疇。還有一種說是說藝術是抒發自己,其實我很相信這一個,然而抒發自己的手段有很多,從大叫到唱詩都是,我們很難說這都是藝術。即使是好了,我們一樣要面對如何討論的問題。 所以最後我唯一能夠接受的,只能藝術是一種感性形式上的翻新。這也符合我們一般的經驗。創作者不管處理的題材、內容有高有低,有嚴肅有不嚴肅,但是共通的是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感性經驗,而這是世界上其它活動所無法替換的。 然後這裡仍然有問題,所謂的新,即使我們定義為「前所未見」,那仍然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新的對象是誰?是創作者自己覺得新?還是觀者也要覺得新?如果只考慮創作者,那一個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藝術家每天一定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新。如果是後者,哪些觀者是我們要考慮的?是藝術家還是所有人? 另外一個也很

類型學

貝克夫婦 最近幾年台灣超愛講類型學,但是我總是覺得哪邊不對勁。直到最近看一篇文章講deadpan跟貝克夫婦。裡面強調貝克夫婦的作品有一個特徵就是刻意降低環境細節,不論是社會的、文化的還是自然的(譬如有時間感的天光),他們甚至抹除可以作為比例尺的物件,好讓他們的東西看起來不是在一個具體的環境之中。如果我們跟The Americans,或是Edward Steichen的聯展The Family of Man放在一起看,他們都有一種從國族之中解放出來的心態。貝克夫婦的作品當然仍然是社會的,但是那個社會的知識(way of knowledge)是與觀看的方式(way of seeing)而非一些文化的符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而台灣很多宣稱具有類型學的概念的作品,缺少了那個表現idea type的抽象氣質。他們並不是將許多東西並置,然後透過那種相似性,看出一個事物「形式」。反而比較像是拍攝一個已知的類別,然後方方面面的去表現它們在現實之中不同的特色。同時,我們也很喜歡帶入環境的線索,好像是在告訴觀看的人這些重複的事物,是某種區域美學的展現,這與貝克夫婦脫離特定時空的做法相異。最最最直觀上差異就是,貝克夫婦的東西明明是很deadpan的,但是不知道為何「台灣類型學」視覺上的張力都馬要很強。強到你會一直覺得你處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而不是抽象的某種理型世界之中。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怎麼樣才是類型學,你也可以做一個作品然後完全沒有這些特徵,然後宣稱跟類型學有關,只是那個關聯就只是拍很多同類型的東西,然後構圖在中間,望文生義的程度其實跟觀念攝影就是講觀念差不多。

讀中平卓馬《為何是植物圖鑑》

對於已經累積許多攝影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或許會讓你砍掉重練。 決鬥寫真論 一般熟悉的日本攝影,可能會是 荒木經惟 或 森山大道 那樣──晃動的畫面、顆粒的質感、攝影家的私密視角與充滿慾望的街頭。而 中平卓馬 (1938-2015)在其中,就像個奇怪的存在。他早年的確也拍攝那些看似粗獷、充滿作者視角的影像,可是忽然之間,他的照片變得毫不私密,甚至我們看不出其中有任何「人味」。台灣讀者或許因為 《決鬥寫真論》 認識了這位身兼評論家與攝影家的傳奇人物,但他的攝影理念與風格仍然像是一個謎。 《為何是植物圖鑑》 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他,特別是他如何從早期個人性強烈的風格轉變到後來如他所說:「一種『去除作者表現』的攝影,會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更有趣的是,這本書也衝擊了我們對於攝影理所當然的想法,我約略提出如下: 1. 攝影不是藝術 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平卓馬映像論集 首先我們會受到挑戰的,可能是攝影與藝術的關係。對我們來說,攝影是不是「藝術」似乎不太有爭論,攝影當然是藝術,這麼多攝影作品出現在藝廊、美術館與博覽會,怎麼不是藝術呢? 但中平卓馬說:「攝影不是藝術! 」這裡有一個限定,他所談論的藝術,很多時候是指一種「表現」技藝,也就是創作者藉由作品表達自己的主觀情緒,所以他說「近代藝術是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藝術」。他認為攝影不應該是這樣,而是要「避免人的主體意識恣意的投射在對象之上」。也就是說, 攝影只是記錄。 他從攝影的「詩意」進一步解釋。書中引用一位讀者投書,讀者問中平卓馬:為什麼放棄了早期照片中的詩意?中平卓馬說確實如此,早年在攝影同人誌《挑釁》時期,他想追求主流之外的影像,所以他的攝影個人性強烈。其中也包含一些夜晚的照片,他發現,夜晚的陰影會賦予照片某種詩意,使得照片中的事物看起來不像它本來的樣子(相對於白天而言)。後來他放棄這個做法,他開始相信「一張張照片並非內心圖像的表徵,只是現實的記號」,而個性化的圖像,卻會瞬間被收編在那套追求表現的藝術系統內。 因此,他也反對手作或是暗房操作,即使《挑釁》時期曾製作一些手作書,他仍認為「以素人手作的邏輯為匿逃所,恐怕也於事無補」。所以在 《為何是植物圖鑑》 中, 他拒絕人為的痕跡,包括意象、詩意、陰影乃至一切隱含其中的情緒 ,而主張用直接、清晰、不帶情緒意見的「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