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Stereoscope

小時候我有一個玩具,就是一個像望遠鏡的東西,但是你眼睛湊上去並不是看到真實的世界,而是有一組幻燈片。它可以卡在玩具上,然後透過觀景窗觀看幻燈片的內容,我那一組所顯示的都是環球影城裡面的各種活動,我猜大概是小學去美國所買的。我當時不知道那個叫做stereoscope,也不知道它好玩在哪裡。

直到最近看書,我才知道那其實十九世紀開始風行的一種玩意,許多維多莉亞的婦女因為不方便出入公共場合,所以就透過這小玩意,來滿足她們窺看世界的興趣。而我為什麼不覺得好玩,是因為這個玩具是利用兩張有細微差別的圖片,造成兩眼的視差,然後進而形成景深(我們對於事物有景深的感覺,是因為左右眼把不同的影響疊合在一起所造成的)。而我因為一隻眼看不見,所以自然也不會有景深的感覺,我看不到3D大概也是這個原因。

有個詩人Baudelaire曾經哀嘆這個玩具是一個誘惑人的工具,評論家Linda williams指出,這並不是說這個玩具的內容很淫晦(雖然早期的確是這樣),而是當兩眼產生景深的感覺時,會造成一種感官的快感。我不禁開始想,「看」這個世界是不是其實很令人興奮?

一直以來我覺得世界就是瑣碎無聊的,我以為是因為我掌握了某種生命的本質。我也討厭那些很刺激感官的照片,覺得有種欺騙的感覺。但根本不是這樣,真實的情況是,世界比我看到的有趣得多,風景就像那些我所痛恨的俗氣照片一樣生動。當然他們有誇張的地方,譬如飽和的色調,與誇張的HDR,但那也是因為他們企圖在平面上再現那個生氣勃勃的世界,所以不得不這樣做。而我所看出的世界,其實只是如同一般人看畫冊上的感覺,我當然也知道景深,但那就像玩2D遊戲也能感受遠近關係一樣,那只是利用其他的線索加上習慣所產生的錯覺。實際上在2D的世界中我們並沒有感覺到景深,就像我看這世界一直都很平面一樣。

我曾經玩過一個wii的遊戲,它需要妳在短時間內辨認圖形,結果我發現我超強。就像我去挑東西的時候,我發現看的都很快,可以一下就發現事物大概的位置。這也很可能是因為,我一直都看不到有趣的細節,所以傾向於看事物大概的輪廓。

如果一個人體質的差異可以造成觀看方式的不同,那一個地區或文化的差別影響應該更大。譬如我想台灣一直是個很不協調的地方,過於擁擠的人口,讓許多不搭調的元素都湊在一起。過去我沒有特別意識,但是去過美國一趟再回到台灣,感覺就份外的強烈。波士頓大部分的建築都有一種視覺上合理的安排,他的線條、顏色、與比例都是有搭配的。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人,對於美這件事自然有比較強烈地意識(美本來很大一部分是訓練的結果,但在台灣好像變成一種靈感還是衝動)。但是台灣的狀況是即使你想要精心設計一番,但由於旁邊的環境不能跟你配合,所以有設計的結果跟沒設計其實差不多,整體看來就是醜。所以合理的推測是,我們不僅美感可能比較欠缺,我們甚至必須刻意的讓我們的感官避免去意識到美不美這件事,要不然我們就會很痛苦。就像我之前回台灣的時候那種感覺一樣,我一直住了兩個禮拜我才習慣,那其實也不是習慣,而是我又把美的意識給關了起來。

所以作為一個台灣想搞藝術的人,我們真正的優勢可能在於沒有感知中的感知。因為我們長期處在一個混亂,醜陋沒有視覺刺激的地方,所以如果我們有任何的感情,那很可能是用一種更特別的方式所產生的。以前我聽過一卷相聲,好像是那一夜我們說相聲,裡面有一個段子非常的哀傷,內容我幾乎忘了,好像是講一個人叫做阿發,然後他看到另一個自己變得很蒼老,最後死去,我現在想那其實講的是台北,或是整個都市化的台灣。我們在快速變化當中已經失去了自己。我記得其中有一部分,是講到對於台北景觀的感覺,李立群說台北就像一個大工療,可是到最後我們也就不以為意,這並非自我欺騙,而是經過了一個從見山不是山到見山是山的過程(好老派,但相聲裡面就是這樣說)。我講起這一段是因為,我發覺好一陣子大家對於醜陋城市這件事也沒有感覺了,好像大家搞一搞XX際XX節,蓋一些百貨公司跟美食街,台灣就變成一個活力可愛的地方。這在表面上是愛台灣,但實際上若不是偽善,就是自我欺騙。(題外話,近年來相聲越來越變成外省人的休閒活動,就像台灣意識成為本省人的特質一樣,就讓人覺得蠻悲哀的,其實以前七八零年代,許多台灣人與外省人他們共同關心的是人)

我們覺得台灣醜,是因為我們期待或是記得他美好的樣子,但同時我們也相信那些美好必須從這些醜陋中產生。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很不喜歡台灣電影走日系那種粉亮溫馨風,因為那不是我們的情調。我喜歡的調調是像林宥嘉美妙生活或是蔡明亮的電影那樣,在瑣碎無聊之中仍然相信美好。

我沒有說台灣就像我一樣瞎,我只是說既然我們欠缺什麼,我們所能有的任何想象就必須包括這個。我不能假裝我可以看到景深,就像台灣電影不應該假裝天氣每天都很好,生活都很高雅一樣(每次看到那種電影的打光,都覺得這什麼鬼,我來到了巴黎還是義大利嗎?還有什麼台北左岸,我每次買一杯city coffe坐在騎樓的摩托車上,我就覺得超爆笑,有一種泰式巴黎的感覺)。另外有種電影是直接把台灣的混亂醜陋就地合法,我覺得這種更糟,前者就算是自欺,至少還有一種不甘於現實的感覺。後者就是把台灣社會當中那種封建,落後的部分都抹掉,然後直接套上善良,人情味這種套在任何地方都成立的特質。這在表面上是貼近真實,實際上只是順從現實。這就像有人告訴我,你的眼睛看到的世界一定很獨特,我就很想說幹你老師,瞎就是瞎,最好小兒痲痹跑的很快一樣。而且有時候,我還是很想看看世界是什麼樣子,可惜我永遠出不了國,我只能一直待在這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誰能告訴我創作是什麼?

最近在想一個笨問題,到底創作是什麼呢?通常我們都是觀察到一些已經成名藝術家是老師或是前輩,然後從他們的行為與作品當中,得到一個模糊的創作定義。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這樣行不通。當討論藝術的時候,我常常覺得我們到底是不是在說同一件事情。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各種創作的定義,譬如面對自己、表現自己、證明存在、發現真實、視覺刺激、得到滿足、人類本質或是融貫說、形式說這類的答案。 如果我們抱持著藝術可以有多種定義或甚至不必定義,那其實問題也就結束了。譬如運動也是一個在寬鬆定義下進行的活動,很少人會追問運動的本質。但是創作是這樣嗎?舉例而言,我們常常秉持一個綜合性的標準:所謂的好作品,就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特殊、然後產生某種轉化,然後又連結到某種已知的意義或是現實的作品。至於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哪一個只是附加的好處,我並不清楚。而且這比起以藝術現實為藝術的想法,並沒有好到多少。 假設我們想要進一詢問在這諸多定義之中,哪一個是創作的核心,那各種關於內容的說法,譬如透過藝術連結真善美、社會現實與人類歷史的率先會被排除,因為在我的經驗之中,藝術品是在處理內容,而不是內容本身。像是有好內容的作品可能有濫形式,有敗德的內容卻可能有好形式,後者在我看來當然更像是藝術品。 那趨向個人內在的解釋呢?如果藝術是一個面對自己的活動,事實上常常也是,那我們要如何跟別人討論呢?當我們說藝術很難有一個普遍的標準,這跟藝術只能心證還是有相當的距離。這就像我們討論觀念(譬如正義)跟說今天感覺天氣很冷,雖然都是主觀的,但在嚴格意義上是不同的知識範疇。還有一種說是說藝術是抒發自己,其實我很相信這一個,然而抒發自己的手段有很多,從大叫到唱詩都是,我們很難說這都是藝術。即使是好了,我們一樣要面對如何討論的問題。 所以最後我唯一能夠接受的,只能藝術是一種感性形式上的翻新。這也符合我們一般的經驗。創作者不管處理的題材、內容有高有低,有嚴肅有不嚴肅,但是共通的是發現一個從未有過的感性經驗,而這是世界上其它活動所無法替換的。 然後這裡仍然有問題,所謂的新,即使我們定義為「前所未見」,那仍然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新的對象是誰?是創作者自己覺得新?還是觀者也要覺得新?如果只考慮創作者,那一個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藝術家每天一定覺得自己的作品很新。如果是後者,哪些觀者是我們要考慮的?是藝術家還是所有人? 另外一個也很

類型學

貝克夫婦 最近幾年台灣超愛講類型學,但是我總是覺得哪邊不對勁。直到最近看一篇文章講deadpan跟貝克夫婦。裡面強調貝克夫婦的作品有一個特徵就是刻意降低環境細節,不論是社會的、文化的還是自然的(譬如有時間感的天光),他們甚至抹除可以作為比例尺的物件,好讓他們的東西看起來不是在一個具體的環境之中。如果我們跟The Americans,或是Edward Steichen的聯展The Family of Man放在一起看,他們都有一種從國族之中解放出來的心態。貝克夫婦的作品當然仍然是社會的,但是那個社會的知識(way of knowledge)是與觀看的方式(way of seeing)而非一些文化的符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而台灣很多宣稱具有類型學的概念的作品,缺少了那個表現idea type的抽象氣質。他們並不是將許多東西並置,然後透過那種相似性,看出一個事物「形式」。反而比較像是拍攝一個已知的類別,然後方方面面的去表現它們在現實之中不同的特色。同時,我們也很喜歡帶入環境的線索,好像是在告訴觀看的人這些重複的事物,是某種區域美學的展現,這與貝克夫婦脫離特定時空的做法相異。最最最直觀上差異就是,貝克夫婦的東西明明是很deadpan的,但是不知道為何「台灣類型學」視覺上的張力都馬要很強。強到你會一直覺得你處在那個特定的時空,而不是抽象的某種理型世界之中。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怎麼樣才是類型學,你也可以做一個作品然後完全沒有這些特徵,然後宣稱跟類型學有關,只是那個關聯就只是拍很多同類型的東西,然後構圖在中間,望文生義的程度其實跟觀念攝影就是講觀念差不多。

讀中平卓馬《為何是植物圖鑑》

對於已經累積許多攝影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或許會讓你砍掉重練。 決鬥寫真論 一般熟悉的日本攝影,可能會是 荒木經惟 或 森山大道 那樣──晃動的畫面、顆粒的質感、攝影家的私密視角與充滿慾望的街頭。而 中平卓馬 (1938-2015)在其中,就像個奇怪的存在。他早年的確也拍攝那些看似粗獷、充滿作者視角的影像,可是忽然之間,他的照片變得毫不私密,甚至我們看不出其中有任何「人味」。台灣讀者或許因為 《決鬥寫真論》 認識了這位身兼評論家與攝影家的傳奇人物,但他的攝影理念與風格仍然像是一個謎。 《為何是植物圖鑑》 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瞭解他,特別是他如何從早期個人性強烈的風格轉變到後來如他所說:「一種『去除作者表現』的攝影,會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更有趣的是,這本書也衝擊了我們對於攝影理所當然的想法,我約略提出如下: 1. 攝影不是藝術 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平卓馬映像論集 首先我們會受到挑戰的,可能是攝影與藝術的關係。對我們來說,攝影是不是「藝術」似乎不太有爭論,攝影當然是藝術,這麼多攝影作品出現在藝廊、美術館與博覽會,怎麼不是藝術呢? 但中平卓馬說:「攝影不是藝術! 」這裡有一個限定,他所談論的藝術,很多時候是指一種「表現」技藝,也就是創作者藉由作品表達自己的主觀情緒,所以他說「近代藝術是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藝術」。他認為攝影不應該是這樣,而是要「避免人的主體意識恣意的投射在對象之上」。也就是說, 攝影只是記錄。 他從攝影的「詩意」進一步解釋。書中引用一位讀者投書,讀者問中平卓馬:為什麼放棄了早期照片中的詩意?中平卓馬說確實如此,早年在攝影同人誌《挑釁》時期,他想追求主流之外的影像,所以他的攝影個人性強烈。其中也包含一些夜晚的照片,他發現,夜晚的陰影會賦予照片某種詩意,使得照片中的事物看起來不像它本來的樣子(相對於白天而言)。後來他放棄這個做法,他開始相信「一張張照片並非內心圖像的表徵,只是現實的記號」,而個性化的圖像,卻會瞬間被收編在那套追求表現的藝術系統內。 因此,他也反對手作或是暗房操作,即使《挑釁》時期曾製作一些手作書,他仍認為「以素人手作的邏輯為匿逃所,恐怕也於事無補」。所以在 《為何是植物圖鑑》 中, 他拒絕人為的痕跡,包括意象、詩意、陰影乃至一切隱含其中的情緒 ,而主張用直接、清晰、不帶情緒意見的「圖鑑」